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大学生科学就业观的培养
作者: 杨应慧   汪华林   来源: 黑龙江高教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培养   大学生   就业观  
描述: 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对自主择业、拓宽就业渠道和奋斗领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文章着力于大学生就业观念培养的探讨,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观中的消极方面,并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的途径与方法,对大学生择业势必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筑”——关于建筑室外大型陶瓷雕塑的语言研究
作者: 罗瑾   陆军   杨冰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陶瓷砌块   建筑   雕塑  
描述: 突破了以往对雕塑语言的研究方式,而侧重于对“筑”的研究,它从建筑语言﹑雕塑语言与陶瓷语言的融合对“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这实际上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论文只是尽力把握住显示有关三者交汇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对大量的实例进行归纳和整理,分别总结了三者与砖之间的形态构成方式。
“专业”与“非专业”
作者: 杨飞云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非专业   形态   抄袭   天性   专业权威   绘画   作品   品质   油画  
描述: “专业”与“非专业”
凉山游戏儿歌的美学鉴赏
作者: 杨朝晖   彭子文   来源: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凉山   美学   儿歌   鉴赏   游戏  
描述: 本文拟从唱法、游戏方式、游戏语言、诵读方式,对凉山游戏儿歌进行论述,指出,凉山游戏儿歌有简有繁有浅有深,形式多样,适于不同年龄的儿童玩唱,亦可供儿童不限时间环境的种种不利条件而玩唱。读者既可以在游戏儿歌中看到一个无忧无虑,没有悲伤和眼泪的五彩缤纷的孩子世界;也可在游戏儿歌中,了解当时孩子们文娱活动的一角,具有史料价值。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张涛教授举办个人油画展
作者: 杨文生   来源: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学院   党委书记   教授   画家   艺术   开幕式   图书馆   油画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描述: 2006年5月12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张涛教授个人油画作品展在该院图书馆展厅隆重开展。来自上海、南京、常州等地的画家和兄弟院校的同行以及江苏技术师范学院领导米如群、施步洲、朱爱胜和部分师生出席开幕式。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米如群致
浅谈历代工笔重彩人物画中女性形象
作者: 杨翊   来源: 艺术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历代   演变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工笔重彩人物画中,女性形象的描绘为创作的主要内容,其形象塑造的转变不但体现了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起源与发展的兴衰,还体现了中国各历史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长白山纪行
作者: 杨锐   来源: 时代潮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针叶林   西坡   高山草甸   导游   天池   微风   长白山   白头山   自然带   地段  
描述: 到长白山看天池,是许久以来的一个梦想。2005年九月初的一天,天池终于从画中走出,变得触手可及;人也终于置身画中,不觉如痴如醉。原以为从长春到白山市之后,长白山会近在咫尺。不料,早晨6点驱车从白山市出发,到长白山脚下已近10点。天公非常作美,碧空如洗,微风不作。汽车开始进入山区,徐徐深入。林木漫山遍野,郁郁葱葱。随着汽车的行进,窗外景致变幻多端,婉若一幅流动的油画。早知道,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长白山自下而上景观各异。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等等,最后才能到达白头山、天池。今天终于有机会在从山下到山上很短的时间内,亲历了从温带到寒带、从湿润地区到半干旱地区自然带的变化。导游说,长白山有几大怪,其中梯子河、岳桦树和怪坡这三怪笔者亲眼所见后,惊叹不已。梯子河不是很宽,两岸林木茂密,河水常隐没于草木落叶深处。林中小鸟觅食,常会误入歧途,落水溺毙。而由于水流源自天池,温度极低,河水便成了天然的冰箱,使落水而死的鸟儿保持着新鲜状态。于是,猎人常常在梯子河不必费吹灰之力,便能收获丰厚,真可谓坐收渔翁之利。笔者来到梯子河桥上——看起来这不过就是一条两三米宽的普通小河,但从桥上向下望去,却几乎深不见底,不觉倒吸冷气。和...
对上海“月份牌招贴广告”的浅析
作者: 杨虹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招贴广告   月份牌   人类文明史   分水岭  
描述: 月份牌之一尽管从时间本身而言,20世纪和21世纪之间并不存在截然不同的分水岭,地球依然是围着太阳又转了一圈,但世纪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含义显然是大有深意的。漫漫的世纪转眼间竟要逝去了,往事如烟的感觉刹那间浮上人们的心头,点点滴滴世纪里的笔墨此时从时间的写意背景中工笔了出来,怀旧感像一把梳子在遭遇世纪之交的90年代人心头一遍遍地篦着,恍然间就好像织出一幅过去的图景,只是有些若隐若现。于是,那些过往日子留下来的物事就成了人们怀想寄情的依托了,老照片、旧器具、陈事掌故……对于喜欢缅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上海的现代人来说,那些旧上海的月份牌广告画,就成了让时代氤氲渐次显现
工笔画人物创作杂感
作者: 杨健生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工笔花鸟画   现代   草木  
描述: 工笔画人物创作杂感
工笔人物画创作杂感
作者: 杨健生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创作实践   传统技法   艺术发展   现实生活   艺术大师   中国   艺术语言  
描述: 中国传统工笔画所积淀的深厚学问和严谨而独特的传统技法,是学习中国工笔画的首要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再结合现实生活和现代艺术发展,在创作实践中,逐步寻找出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发展方向。这是从无数前辈和艺术大师们的踪迹中可以得出的结论。现代确有成就的画家,他们大多也来自传统,有深厚的修养,加上自己的创造,应该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传统绘画中所留传下来的经典作品是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主要来源,把传统的技巧和技法拓展开,使工笔画能更好
< 1 2 3 ... 5 6 7 ... 18 19 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