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祁《陶记》写作时代考辨
-
作者:
杨长锡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浙行省
景德镇瓷
《宋史》
地名特点
《辞海》
货币单位
河南行省
写作时代
时代考
《容斋随笔》
-
描述:
蒋祁《陶记》写作时代考辨杨长锡(江西乐平市地方志办公室·333000)蒋祁《陶记》是我国最早较为全面地记述景德镇陶瓷生产状况的地方文献。本世纪八十年代初有学者经考证认定《陶记》是南宋中后期著作,海内外学者皆有认同的。未几,又有学者撰文否定此说,仍坚...
-
Internet 在医药管理、研究上的应用
-
作者:
杨杲岚
冯鸣燕
万春华
来源:
中国药房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成果
药物管理
检验数据
研究工作
医药管理
毒副作用
Internet
制药厂商
药物药理
医药工作者
-
描述:
Internet 在医药管理、研究上的应用
-
雕塑随想录
-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随想录
客观对象
雕塑作品
客观现实
艺术加工
装饰雕塑
社会功能
民族风格
美化环境
传统雕塑
-
描述:
●如果用硬质材料创作一个立体形象,这个形象是美的,表现了某种价值的意思、思想感情和意味,或是有纪念性,或是具有象征性,或具有装饰性,或两者兼具。能够美化环境,能对群众产生积极的精神上的影响,那便是有价值的雕塑作品了。这个定义体现了艺术作品是客观现实的审美反映、艺术家主观情思的审美表现与实际审美创造相统一这一艺术美学的基本命题。 ●雕塑作品的形象和寓意来自现实,又应高于现实;出自雕塑家的自由创造和表现,又不能违反雕塑的一
-
曲阳白石雕刻史料拾零
-
作者:
杨伯达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白玉
佛教雕刻
阳白
白石
持续发展
大理石
史料
佛教造像
石雕刻
建筑装饰
-
描述:
曲阳县地处太行山之东南麓,地杰人灵,其黄山蕴藏着丰富的白石矿,质地细腻如玉,色泽洁白如雪。富有智慧的曲阳人善于发现和利用造化所赐之白石,用以雕作建筑装饰和佛教造像,培育了一大批擅长雕刻的能工巧匠。可以这样说:曲阳白石雕刻历史悠久、名工辈出,是我国白石雕刻的最古老的发源地,持续发展已长达一千五百余年之久,形成了著名的地方石雕风格,在我国雕塑艺术史上占有一席光辉地位。今适逢《雕塑》杂志专题研讨曲阳石雕,深感欣慰,愿趁此良机略谈有关曲阳石雕史上的四个问题,以便寻其根、溯其源而测知其辉煌未来。
-
中国艺术家工作室 第1辑 鲁迅美术学院教育系油画工作室
-
作者:
杨成国等编著
来源: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绘画(地点:
年代:
画册)
中国
学科:
绘画
现代
技法(美术)
-
描述:
中国艺术家工作室 第1辑 鲁迅美术学院教育系油画工作室
-
利用逢机增殖DNA片段对花椰菜和青花菜F1品种及亲本遗传变异性的研究
-
作者:
杨尧文
洪圣峰
王竹香
张祖亮
黄涵
蔡庆苍
来源:
中国园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传变异
青花菜
逢机增殖DNA片段
花椰菜
-
描述:
以12個不同花椰菜及青花菜品種(包括7個親本及5個F1的商業品種)為材料,並以黃花芥藍為對照進行逢機增殖DNA片段的分析。由9個寡核苷酸鏈所產生的95個DNA條帶僇(APD markers),有1個
-
为弘扬红岩精神 塑造当代重庆人——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班创作《让明天会更好》大型油画组画致有关部门领导的一封信
-
作者:
赵晓东
王海川
廖一百
杨冕
蒋戈阳
钟海洋
傅海燕
王胜强
黄颖
赵翔
熊莉钧
王家春
吴波
邹坤朔
梁爽
马强
曾途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部门领导
毕业创作
毕业班
大学毕业生
工作室
美术学院
四川
红岩精神
油画创作
重庆人
-
描述:
尊敬的领导: 我们是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毕业班的同学,即将离开校园,走上社会,就在这令千千万万大学毕业生心绪万千的时刻,我们亦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抱着极其严肃的态度去面对自己在大学时段最后一批油画创作。
-
关于油画民族风格的一些思考
-
作者:
杨浩石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油画
油画艺术
油画民族化
油画材料
民族色彩
民族特色
民族风格
民族传统文化
艺术追求
中国油画
-
描述:
中国油画要走自己的路,要使其具有中国的民族风格,我认为只有这样,中国油画才能在世界画坛上确立自己应有的地位。 思考21世纪我国油画的发展,对油画民族风格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是十分必要和具有意义的。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艺术并不在其提法上,有人讲“民族化”、有人说“民族色彩”、有人提“民族特色”或“民族风格”等等,其实质都是要使外来的油画能成为具有独特的、鲜明的民族更各地中国油画。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并使它能成为油画家的一种自己的艺术追求。近十几年来,我国油画发展的现状令人振奋,它确实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然而我们仍应
-
卫天霖的油画艺术
-
作者:
杨悦浦
孙金荣
来源:
装饰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油画艺术
油画色
色彩造型
艺术家
艺术创造
民间艺术
专科学校
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
-
描述:
卫天霖,是我国著名的油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今年是这位艺术家逝世20周年,明年是他诞辰100周年纪念.卫天霖1898年生于山西汾阳,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幼年时起卫天需就对绘画和民间艺术具有浓厚兴趣,青少年时期又受到了良好教育.卫天霖于1920年赴日本留学,入川端美术专科学校,后入东京美术专科学校,师从日本留法画家滕岛武二.1926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并留校做两年研究员.1928年归国.卫天霖终生从事艺术教育工作,1928年起曾在北平孔德学校、北平艺专、华北大学艺术学院等院校任教务长、教授等职.1949年任北京师范大学美术工艺系教授、系主任,1955年后任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和北京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1964年直至1977年逝世前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这位为艺术教育贡献了毕生心血的学者,深受美术界、教育界的尊敬与推重和学生的崇敬与爱戴.
-
莫朴对美术教育的贡献——中国美术学院建国初期办学反思
-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水墨人物画
西洋素描
美术创作教学
美术教学
社会主义
教学体系
美术学院
建国初期
中国画
-
描述:
莫朴先生是革命家、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在革命文化活动、绘画创作和社会主义美术教育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本世纪30、40年代,他以绘画艺术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戎马倥偬,驰骋于江南、河北、内蒙之间。在50年代和80年代上半期,他两次担任美术院校的领导职务,为确立社会主义美术教育体系日夜操劳、呕心沥血,成绩卓著。他参与创作的木刻连环画《铁佛寺》以及《清算》、《入党宣誓》、《南昌起义》等油画作品,皆为思想性、艺术性双高的传世佳作,在当代中国革命美术发展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本文着重评述莫朴先生在我国社会主义美术教育事业上作出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