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哈尔滨城市景观雕塑的发展与建设
作者: 郭杨   杨维菊   田闯   来源: 现代园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尔滨   景观雕塑   城市  
描述: 城市景观雕塑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缩影,是城市文化的积淀,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更多地关注城市景观雕塑的好坏。本文以哈尔滨市的城市景观雕塑为平台,总结其发展历程及特色,为哈尔滨城市景观雕塑的有序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安塞尔姆基弗——废墟艺术
作者: 杨澜   来源: 当代旅游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表现主义   废墟艺术   基弗  
描述: 基弗为人类艺术开创了一条光荣的荆棘路,更为当今的人类心理学拓开了一束灿烂的灵光.他的画表现手法多样,广泛涉及架上绘画、摄影、行为、装置、综合材料甚至雕塑.但是他的绘画之所以如此有吸引力和震撼力,不是因为他的多变以及强烈的视觉震撼力,而是因为他作品中包含着深深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基弗从来不画风景画,但是他给我们带来了一幅接一幅的人类风景史诗.
乔托的几何学遗产
作者: 小塞缪尔·Y.埃杰顿   杨贤宗   张茜   来源: 当代美术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型雕塑   现当代艺术   大型装置  
描述: 书号:ISBN 978-7-100-15604-2出版发行:商务印书馆出版日期:20181月开本:1/16定价:72.00元本书是小塞缪尔·Y.埃杰顿教授在美术史领域多年研究的成果,探讨了西方发端
岜沙·占里·加榜(外二题)
作者: 杨海蒂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黔东南   岜沙   占里   世外桃源   伊甸园  
描述: 在我眼里,黔东南是一片神奇的大地,是一座诱人的伊甸园,是一个真实的世外桃源,是一幅现实版的"千里江山图"。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保存完好的古朴村落,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五彩斑斓的民俗文化……使得黔东南荣膺"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入选"中国民族文化旅游最佳目的地"TOP10、"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全球十大旅游胜地、18个"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圈"……苗乡侗寨是黔东南的金字招牌——制作精美的苗族服饰,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
拥抱上下五千年
作者: 杨杨   来源: 风采童装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糖果   清香   牡丹花  
描述: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古人创作如此谨慎是为了传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后人的探索与发展应源自热爱"精美的珐琅彩,天青色的汝窑,素雅的青花瓷……几千年来,中国匠人创造出多少奇迹,如此融合,怎会不美。我不求天下人理解,只求让后人知道,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这是乾隆皇帝坚持制作"瓷母"——各种釉彩大瓶时的心声,展示出数千年文化的积淀下对自身物质文明的自信!相信在2017年年底,大家都被央视的新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刷爆了朋友圈。对于这样一个根正苗红的节目,好评自然如潮水般涌起。
珐琅彩、洋彩、粉彩的工艺联系与区别研究
作者: 杨玉洁   唐奇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洋彩   西方画珐琅   珐琅彩   粉彩  
描述: 通过对珐琅彩、洋彩、粉彩的生产背景及工艺考证发现,三者同为中国传统陶瓷釉上彩绘工艺与西方画珐琅工艺的融合。但是由于西方珐琅工艺在中国的传播途径、生产主体以及流通时间地点不同,导致它们的命名时间、主体各异,而且在装饰风格、彩绘颜料使用等方面出现明显的中、西主导性差异。我们亦可从这种变化中梳理出一条中国对西方画珐琅技术从引进学习、模仿利用到转化为己有的历程。
泰国法王思想探源——兼评《“翻搅乳海”:吴哥寺中的神与王》
作者: 吴圣杨   来源: 东南亚研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泰国   神王   搅乳海浮雕   法王思想   吴哥寺  
描述: 历史上暹罗从吴哥王朝借鉴了神化国王的思想和政治统治,但王权发展却别具一格,体现为法王文化。吴哥神王文化研究新作《“翻搅乳海”:吴哥寺中的神与王》指出,吴哥寺搅乳海浮雕中有传统样式从未出现的角色——海底蛇王和中轴线上最高处手执器具的飞翔天神,分别是作为时间化身的蛇王舍沙和手执与创世关联的因陀罗网的天神因陀罗,二者发挥扶持神王的功能。然而当视野在时空上拓展,中南半岛以王权崇拜为核心的礼法文化提供了另一种解答:海底蛇王是基于本土女权文化礼俗——以那珈图腾为符号——的表达;手执器具的天神则是法的使者正在须弥山顶放置法典,是尚法的创意。搅乳海浮雕设计创意揭示了泰国法王思想的源头实际上存在于鼎盛时期的吴哥王朝。
论油画艺术创作中民族审美意识的思考
作者: 杨紫春   来源: 读天下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性因素   分析   油画色彩运用   梵高  
描述: 论油画艺术创作中民族审美意识的思考
论油画艺术创作中民族审美意识的思考
作者: 杨紫春   来源: 读天下(综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审美意识   油画艺术创作   思考  
描述: 审美意识就是人们在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过程中表露出来的一种情感倾向。纵观我国油画艺术作品可以发现,我国的油画作品中充分地融合了西方油画的写实理念以及东方绘画中特有的写意理念,在对油画艺术创作进行鉴赏过程中民族审美意识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对此,文章主要对油画艺术创作中民族审美意识进行了简单思考分析,希望通过阐述可以为油画艺术创作与发展提出一些浅显的建议。
“信则美”的艺术与宗教互生轨迹——探究德意志古典大师丢勒的艺术文化特点
作者: 杨学文   姚绍将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主张   油画艺术   艺术风格   先锋派   文森特   艺术创作   梵高   《向日葵》   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派  
描述: 一、引言阿尔布雷特·丢勒是北欧文艺复兴的伟大艺术家之一,也是一位勤奋、虔诚的基督徒,更是一位颇具智慧的学者。丢勒以版画、油画、素描等艺术创作之于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所扮演的角色,带给我们艺术史研究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丢勒是德意志民族的“人民艺术家”,颇受人民的喜爱,尤其16世纪的德意志时期。在1494年秋天他离开妻子独自前往意大利、威尼斯等地进行“艺术灵感采风旅行”,在旅行期间
< 1 2 3 ... 17 18 19 ... 27 28 2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