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杨永】搜索到相关结果 75 条
-
朱邦雄的陶壁艺术
-
作者:
杨永善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物
公共场所
设计制作
艺术作品
建筑和环境
表现形式
陶瓷艺术
专科学校
艺术设计
艺术色彩
-
描述:
得是在去年的冬天,朱邦雄先生到北京来,访问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经朋友介绍,我和他相识了。因为我们都是从事陶瓷艺术专业,自然都感到比较亲近,尤其是看了朱邦雄先生的陶壁艺术的图片,更丰富了交谈的内容。 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不断发展,对于生活的周围环境提出新的要求,从室内向室外,从家庭到公共场所,都需要进行艺术设计。首先是在合理安排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并赋予文化艺术色彩;不仅让人感到方便、合理,而且也使人感到丰富、美好,在潜移默化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无论是在建筑物内,还是在建筑物外,都要接触到墙壁,或是看到墙壁,墙壁成为很重要的部分。以往习惯于在墙上悬挂画幅,或是在墙上做浮雕图案之类,但毕竟是后加上去的附属物,而不是建筑整体的不可分割部分,缺少浑然一体的特点。
-
我与黄喉蜂虎65天的约会
-
作者:
杨永光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犁河谷
鸣叫声
羽衣
黄喉
小蜂
父母
洞穴
候鸟
湿地
鸟类
-
描述:
有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夏季候鸟,体长约30厘米,披着一身五彩羽衣。它的名字叫黄喉蜂虎。
-
伦勃朗的素描艺术
-
作者:
杨永江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艺术
素描作品
画家
艺术家
伦勃朗
17世纪
油画
-
描述:
伦勃朗马尔曼松·里因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和2000多幅素描,素描大部分反映的是艺术家生活和所熟悉的乡村环境以及身边的中下阶层的市民。这些素描作品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通过这些素描作品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位伟大艺术家的魅力。·
-
加速培养设计人才的几点建议
-
作者:
杨永善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厂
生产发展
陶瓷生产
美术设计
培养
设计人员
设计人才
精神文明建设
陶瓷产品
陶瓷美术
-
描述:
为了振兴中国的陶瓷事业,在“四化”建设中为国家创造财富,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贡献,必须建立一支能够适应陶瓷生产发展的陶瓷美术设计队伍。具有专业知识和熟练技能。目前,我国的陶瓷美术设计教育,还不能适应陶瓷生产发展的要求。必须重视和改进陶瓷美术设计教育工作,努力培养陶瓷美术设计人才。陶瓷美术设计在陶瓷生产中,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基本结构和外观质量,是进行产品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完成陶瓷产品的生产中,即使有很好的工艺材料和先进的工艺
-
杨永乐油画作品
-
作者:
杨永乐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桃花节
-
描述:
杨永乐油画作品
-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与营建技术
-
作者:
杨永胜 金涛主编
来源: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世界)
城市(学科:
环境设计
地点:
学科:
城市
景观
-
描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绿地景观;城市地形改造及利用;城市铺地景观;城市建筑景观;城市水景;城市石景;城市环境雕塑景观;城市照明景观等。
-
美在都市里雕塑
-
作者:
杨永年著
来源: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选集)
年代:
中国
学科:
新诗(地点:
现代
-
描述:
美在都市里雕塑
-
中国现代陶瓷艺术 陶瓷雕塑 4
-
作者:
邓白 杨永善 秦锡麟主编
来源: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研究资料
中国
古代陶瓷
-
描述:
中国现代陶瓷艺术 陶瓷雕塑 4
-
杨永权工笔花鸟作品选
-
作者:
杨永权绘
来源:
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工笔画
花鸟画
中国
现代
画册
-
描述:
本书是中国精品系列丛书之杨永权工笔花鸟作品选,列举了杨永权的作品,其中包括夏日荷风、凝翠玉雨、朦胧夜月、花开时节、南国春深等。
-
大师中国绘 传统故事系列 共7册
-
作者:
杨永青编绘
来源:
天津:新蕾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人物画
中国
中国画
现代
-
描述:
国画大师杨永青先生的作品,古老的儿童智慧故事、质朴的真情、气韵生动的国画,优雅的中国风中洋溢着浓浓的童趣,杨老在丹青水墨间描绘出一个美丽睿智大气的传统中国。☆和孩子一起,欣赏杨老的画,享受国画艺术的盛宴杨老的画真正称得上是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大家作品!他笔下的各个人物都会用身体说话,那灵动的眼神、生动的表情、逼真的神态、传神的动作,组成了丰富生动的身体语言,向读者讲述着他们性格、情感以及内心的微妙活动。☆和孩子一起,跟随杨老的画,步入传统文化的“博物馆”杨老的画,采用的是国画中的写实手法,考究的工笔风格,严谨、工整、细腻、精致。无论是故事发生的朝代背景,还是人物的身份地位,在画前都经过周密考虑、认真查证,准备充分之后方才落笔。画中的服装配饰、发式冠带、床榻几案、鞍马舟车,都有史料出处,蕴含着不同朝代里服饰、器物、家居、出行等各种风俗文化。像《李寄除妖》中的送亲场面、《诸葛恪得驴》中的吴王宴群臣这样的大场面,更是传统风俗文化的立体、直观、全方位的呈现。☆和孩子一起,分享英雄少年的传奇故事,与他们共同成长杨老偏爱英雄少年的故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都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热情。杨老不只是画,还自己编写,这套书的七个故事都是杨老自己编绘的。杨老偏爱英雄少年的原因,一个是人格所致,惺惺相惜;一个是出于父亲般的良苦用心,期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受到这些故事的鼓舞,成长为品质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