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工笔技法在元青花瓷绘上的运用
作者: 杨李军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局限   元青花   工笔技法  
描述: 晕散是元青花的重要工艺特征,相对于元青花精工细密的彩绘纹饰,晕散是一种工艺缺陷。为克服这一缺陷,元瓷画师采取工笔线描、小笔洗染、小写意处理画面细节,以兼工带写的方式,从绘画技法上有效地调和了青花工艺缺陷与美学追求之间的矛盾。
浅谈罗寒蕾工笔人物画中的线条表现
作者: 杨李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践   线条   创新  
描述: 我国的工笔人物画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屹立在民族绘画之林。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艺术家们不仅在材料上有所创新,在绘画技法上也在大胆实践。一幅作品由简单的点、线、面组成,线条是工笔画的生命符号,是灵魂,具有规律性和哲学含蕴的包容美。
浅议陶瓷艺术设计构图的情感表达
作者: 冯锦民   杨李英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构图   情感表达   艺术设计  
描述: 陶瓷艺术设计中,构图不仅使画面成为一个整体,还是设计元素的一种内在联系方式。要设计一件完整而协调的陶瓷艺术作品,心中有强烈而敏感的构图观念是至关重要的。陶瓷艺术设计不单是把设计元素进行数学排列组合,更是是设计者情感的表达,这是设计的重要价值体现。没有情感的作品是空乏的,也是容易被遗忘的。情感的表达是优秀的设计作品构图的必然要素。
浅谈书法与陶瓷装饰
作者: 杨李英   冯锦民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文化内涵   中国书法   和谐统一   精神  
描述: 一、书法与陶瓷装饰在精神上的结合书法美与陶瓷美在精神上的和谐统一。中国书法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但无论其怎样"天马行空"自然之美仍是其不渝的追求,从其产生"仰则观乎天,俯其观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法乎天地"、
浅谈现代青花装饰艺术的创新性
作者: 聂蓓   杨李英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新性   现代青花   特征   青花装饰  
描述: 本文在比照传统青花装饰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青花装饰的特征及其价值取向,重点论述了现代青花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论元青花大器彩绘纹饰上的凹凸
作者: 杨李军   来源: 中国艺术时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上工笔彩绘   佛教凹凸画   元青花彩绘  
描述: 某些元青花大器釉下钴蓝彩绘纹饰呈现出浮雕般的立体感,其显著区别于铜官窑、磁州窑等中国传统陶瓷彩绘纹饰平面化的装饰效果。元青花大器上的这种立体彩绘纹饰或许是吸收借鉴了佛教美术特有的凹凸画法,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瓷绘式的移植与转换,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瓷上工笔绘画艺术样式。
论元青花工艺缺陷与美学追求的调和
作者: 杨李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缺陷   绘画技法   中国传统   调和   艺术珍品   美学追求   工艺  
描述: 元青花大器是极具东方色彩的艺术珍品,其工整繁密的纹饰由中国传统毛笔绘制,多采用细笔线描、小笔洗染的绘画技法完成造型与设色,整体呈现出工细画的艺术特征。与此相矛盾的是,为数不少的大型青花器却具有晕散的特点,亦即在生坯上用青料绘制的细致线痕,在高温发色时会由着色区向非着色区扩散。英国学者哈里·加纳(Garner Harry)先生认为元青花的晕散相对于细笔线描绘画是一种工艺缺陷。
浅谈民国时期粉彩人物画艺术
作者: 聂蓓   杨李英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艺术特征   粉彩人物画   审美价值   粉彩  
描述: 粉彩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作为粉彩重要组成部分的粉彩人物画,其艺术特色强烈,人文内涵丰富,审美价值高。本文在简要分析粉彩发展史的基础上探析了粉彩人物画的艺术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着重就民国时期粉彩人物画艺术特征及其审美价值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释。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