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杨斌宇】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构图法在油画语言中的具体应用之教学总结
-
作者:
杨斌宇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架构
节奏韵律
画面元素
绘画理论
经营位置
空间关系
教学过程
具体应用
画面构图
绘画创作
-
描述:
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视觉艺术中常用的技巧和专业术语.在《辞.海》中谈到"构图"指的是: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中,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 在油画教学过程中,许多初学者认为构图就是一些位置的摆布安排只要画面饱满差不多就行,在绘画中一个次要考究的因素因而不太重视.然而,其实不然,一个好的构图,可以将平凡的东西变得无与伦比,突出主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反,一个不好或不合适的构图,则会将一个有魅力的主角变得俗不可耐,降为闲角.笔者相信无论所有风格还是任何形式之画种,皆离不开画面架构,色彩块的布局点线面的对比等,这众多的画面元素无不指向着一个相当熟悉的词汇——"构图".关于构图的研究可以说是伴随着绘画史一路走来,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的著名画家谢赫在绘画"六法"的理论中就有所提及.谢赫提出的"经营位置"充分的表达了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理论对构图的理解,"经营位置"或"经营,位置是也"是说绘画的构图.经营原意是营造、建筑,《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
浅谈油画在平面性构成中点、线、面的运用
-
作者:
周薇
杨斌宇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成
面
点
平面性
油画
线
-
描述:
油画艺术从古发展至今,经历了从传统古典写实风格向现代风格的转变。19世纪,现代主义文化渐渐取代古典主义,艺术家一方面更为主观地运用各种元素进行艺术创作,如构图、色彩、笔法及点、线、面的表达上更为大胆,以体现艺术家对绘画艺术新认知。由此绘画风格变得更为随性而自由。本文以油画创作点、线、面的对比、分析、探究为主题,在平面化和点、线、面构成中进一步梳理探究平面性的历史回归以及笔者对点、线、面运用规律的一些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