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写意的浅析探索
作者: 李雯琦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传情达意   探索   女性内心  
描述: 作者简介:李雯琦,安徽蚌埠市人,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美术学专业 硕士。 摘 要:工笔画中的写意性在于──工写结合,形神达意;它的目的在于抒写性情意趣,表达人物内心本质的精神世界。工笔画不是因工而工,而是以“工”传情达意、舒展怀抱、抒写心性,以精微细致的描绘传达出无限的遐想。工笔画“意趣”的显现,在于画面境界的营造、勾勒与渲染的控制把握及表现力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通过论述当代画家王仁华,其作品主体,风格,创作手法,内涵,及其学术成果,阐述了工笔画的写意探索,尤其是女性题材的创作发展。
桃花芬芳奇石隽秀
作者: 李雯婧   来源: 市场瞭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寿山石   奇石   《桃花》   多品种  
描述: 在众多品种的寿山石中,有一种状似桃花散落的材质尤其典雅隽秀,就如元稹《桃花》中所描述:“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今年的福建东南秋拍齐集了材质上乘、艺术与文化并重的寿山石雕,可谓是文质相兼的奇珍,在众多品种的寿山石中,有一种状似桃花散落的材质尤其典雅隽秀,就如元稹《桃花》中所描述:“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桃花冻是寿山石中一种特殊和极为罕见的材质,一名“桃花水”,又名“桃花红”,在白色透明的石质中,含鲜红色细点,或密或疏,浓淡掩映。光彩夺目,其状如片片桃花瓣,浮沉于清水中,娇艳无比。杜甫诗云:“桃花一簇浑无主,可爱深红间浅红。” 此次东南秋拍呈现的寿山“桃花冻”,如出水芙蓉般清新脱俗、高贵典雅,让这个秋拍更加美艳。在珍品夜场中,一枚芙蓉石兽钮方章,格局为平台圆雕古兽钮,古兽造型饱满,形态准确,表情温和驯顺,雕工简洁流畅,充满传统趣味;石质通体乳白,色如凝脂,纯净匀润,毫无瑕疵,唯古兽头顶一抹桃花淡淡氲开,殊为艳丽。 另一枚“桃花冻”为水洞高山石狮戏球方章,为寿山石雕大师王炎铨雕琢,雕工精巧细致;石材通体明澈,红白巧色相融,红色娇艳欲滴,白色玲珑透亮,章体桃花颗粒疏密有致,朱砂聚散,如瓜瓤入水,红白分明,又宛如星空点点,辉映夺目,分外娇艳。
旧金山亚洲艺术馆所藏后赵建武四年青铜鎏金佛造像考
作者: 李雯雯   来源: 中国美术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洲   十六国   旧金山   艺术馆   青铜   后赵   佛教造像  
描述: 封面是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所藏的一件青铜鎏金佛造像,是现存最早的有明确纪年可考的中国佛教造像,为十六国后赵太祖石虎建武四年(338年)造像(图1)。此像高39.7厘米,佛陀宽额,大眼细长,高肉髻
早期佛教美术中的三宝标图像
作者: 李雯雯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塔   三宝标   印度   石窟寺  
描述: 样式进行分析.三宝标图案在早期虽被耆那教美术吸收,但至少在公元前1世纪时即成为佛教的标志,并作为装饰图样融入到佛塔、石窟与佛足石的雕刻中,并随之流传至亚洲的其他国家与地区.
“看得懂”的当代艺术展——首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群众”推广
作者: 李雯   来源: 浙江画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众   艺术展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工作人员   当代艺术   展览   纤维艺术   自行车   杭州  
描述: 2013年11月20日一早,首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最后一天,"展览还能看吗?我们从外地赶过来要下午才能到。"展览工作人员仍然接到了这样的问询电话。那位热情的观众没有失望,工作人员特意安排他赶上了展览的"末班车"——在撤展之前的最后时刻请他参观了展览。在为期两个月的展期内,展览向公众展示了来自16个国家的45位艺术家的186件作品。展览选择了纤维作为展览主题,展出的大量软雕塑、装置、影像作品
BROADVIEW核爆炸的黑暗遗产
作者: 李雯婷   来源: 大自然探索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查三世   乌诺   碳年代测定法   年所   顶级专家   中国新闻网   费尔   死亡时间   莱热   令人  
描述: 中国新闻网最近报道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即威尼斯著名的佩姬·古根汉美术馆收藏的一幅油画日前被发现原来是一幅假画,而令这幅画“现出原形”的竟然是意大利一批核物理学家。
毛焰油画图像学分析——托马斯肖像系列
作者: 史峰   李雯雯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马斯肖像   精神性   图像学   毛焰  
描述: 本文以毛焰艺术语言、毛焰本人的艺术经历和艺术观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语境为客观依据,参照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毛焰的托马斯肖像系列作客观的分析和讨论。
隧道窑的发展方向——砖瓦工业科技发展规律
作者: 张海恩   李雯雯   来源: 砖瓦世界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保政策   数字时代   砖瓦工业   社会信息化   装备设计   科技发展  
描述: 0引言在国家环保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砖瓦工业进入了大洗牌、大革新的时代,在这关键的时刻,需要我们这一代建材装备设计人具备行业发展的明确思路,只有不断深度思考和趋势细分,我们才能走在世界的前沿。随着数字时代的推进和社会信息化的应用,传统产业面临萎缩。在GB/T 29620—2013《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面前,传统隧道窑受到极大的挑战,几乎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传统一词相对数字化来说,就是凭借经验的揣测和难以量化
隧道窑工匠的研发路数
作者: 李雯雯   赵红磊   李伟   来源: 砖瓦世界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保政策   数字时代   砖瓦工业   社会信息化   装备设计   科技发展  
描述: 近年来,隧道窑快速发展,传统隧道窑被数字隧道窑颠覆,促进了砖瓦工业快速向智能化转变。隧道窑研究课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研究能量转换的客观规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其中,热力学第一定律从数量上描述了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时的关系;热力学第二定律从质量上说明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的差别,指出能量转换的方向性。②研究工质的基本热力性质。③研究隧道窑中的工作过程,即应用热力学基本定律,分
油画创作中技法与情感的统一
作者: 李雯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统一性   情感   表现   技法   油画  
描述: 油画作为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形象语言,油画创作作为一个艺术家对自己油画艺术成长历程和对生活感悟的一种情感表达、是艺术家绘画道路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艺术家推出自己的作品与人交流学习传递自己情感的过程。一幅好的油画创作不仅要做到在刻画上和技法上精致入微,更重要的是做到有思想情感表达,油画创作要做到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理念,油画创作对画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画家不仅要有过硬的绘画基础还要有强大的理论知识储备,能善于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形象、生动富有感情韵味。油画艺术是思想精神意蕴和绘画语言的结合体,是精神文化所依存的载体,透溢着时代韵律。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