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李少娜】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
中国民间陶瓷艺术
-
作者:
李少娜
来源:
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明史
人类进化
陶瓷
人类社会
中国
文化艺术
人类科学
民间
-
描述:
陶瓷的发明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原始的守猎、野蛮状态走向文明和定居的生活:陶瓷的发展史,是人类进化的文明史,它影响着整个人类科学,文化艺术的进程。 陶瓷的发展,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同时也伴随着人类审美水准的提高,科技中有艺术、艺术中有科技。 陶瓷的产生,首先考虑的是满足人类自身实用功能的需要,同时在实用的基础上,通过造型和装饰又寄托着原始的朴素美,继而脱离实用功能,从纯精神的情感需要为出发点,另僻一条纯艺术的道路。 陶艺发展的开初,本属民间艺术,它根植民间的土壤,来自民间,用于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曾有着壮观的发展和规模,中国陶瓷曾征服了海内外的人心、民心,震憾了海内外的帝王将相。 中国皇帝在景德镇曾多次设立御窑厂,为陶瓷的发展,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越到后期,由于统治者审美水准的低下,又要附庸风雅的虚荣心态,形成了一条繁琐,堆砌,做作、空虚的宫廷艺术格式,因此就有官窑民窑之分。 民间陶艺,尽管经历着各朝的风风雨雨,它仍显示了不平凡的生命力,如今在现代审美趣味的趋使下,在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世界性潮流中,更倍受重视顽强的发展起来。 一、民间陶艺的特征 民间陶艺是就地取材、就地制作、土生土长、地方特性、地方习俗很浓的一种群众性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