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2017’第四届中国中部设计学国际研讨会
作者: 李子孑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彩瓷   德化窑   造型   装饰艺术  
描述: 2017年10月20日至22日,由景德镇陶瓷大学主办的"2017’第四届中国中部设计学国际研讨会"隆重召开,来自国内与法国、日本、泰国、韩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瑞士、葡萄牙等国的设计学研究学者
首届建窑建盏文化暨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于建阳召开
作者: 李子孑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诗词文赋   馒头窑   梅花草   童宾   古窑   陶瓷文化   气场   陶瓷艺术品   东坡先生  
描述: 9月29日,乘着第九届海峡论坛·首届建窑建盏(建阳)文化博览会的东风,首届建窑建盏文化暨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建阳胜德山庄盛大召开,国内外陶瓷专家学者、建盏艺人共计150余人参加研讨会,座无虚席,堪为建盏界的盛事。研讨会由福建省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会会长郑国珍主持,台湾、日本、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教授分别阐述了各自的建盏或黑瓷的研究成果,为研讨会现场的制陶人们从科技、艺术、考古、工艺角度上了生动的一课,开阔了建盏的制陶
中国外销瓷文化与传入欧洲的历史
作者: 李子涵   来源: 中国文艺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仿生设计理念   造型   装饰   日用陶瓷设计  
描述: 陶瓷,作为世界最出色的发明之一,对中国的乃至世界的工艺美术史都有其独特的意义,陶瓷在英文的"china",与中国在英文中的意思如出一辙,更加认定了陶瓷与中国的深厚渊源,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国,是瓷器的起源之一。外销瓷,是海外享誉盛名的标志性中国工艺美术作品,而航路的开辟,使得外销瓷传入欧洲,彻底引燃了欧洲人对于瓷器的热爱,引起了一波“中国热”,瓷器,成了这个时代链
北魏时期龙门石窟的艺术考古思考
作者: 李子涵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考古   龙门石窟   文化遗产  
描述: 石窟,指的是是开凿在河畔山崖的佛教寺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部的龙门石窟则是中国最出名的石雕文化遗产之一,是反映了古代历史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遗迹,龙门石窟于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在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中,属于文化遗产范畴。不同于传统考古学主要研究出土遗物地年代划分和生产工具、技术地进步状况方面,龙门石窟的考古发现应归属于艺术考古类,其着重反映了古代人类意识形态地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通过研究龙门石窟,可以推断当时古人的文化倾向以及人文思想。
山西油画发展的特征探究
作者: 李子凡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西油画   探究   发展特征  
描述: 本文以我国当代美术的历史变革为大背景,收集分析了自清末以来发生在山西地域内油画发展各时期的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以及生活工作在外地的山西籍油画家和在山西成长的油画家的代表作品,总结出山西油画发展各个阶段的现象及文化定位,推进地域文化和我省油画创作的丰富和发展.
LALIQUE 法国莱俪一个风骨独特的百年仿水晶品牌
作者: 李子沫   莱俪   来源: 优雅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LALlQUE由荷内·莱俪(RenéLalique)(1860-1945年)开创,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于1885年凭其独特的设计及制造方法为珠宝世界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其作品至今仍然是博物馆与收藏家趋之若鹜的艺术珍品.正是为了纪念这位天才创始者,2008年,法国巴黎卢森堡博物馆举行了盛大的"RenéLalique珠宝珍藏展览",集合350多件荷内·莱俪于1890年至1912年间创造的精品,包括珠宝首饰、绘稿、摆件、玻璃器皿和雕塑等,向参观者展现这位被誉为"现代珠宝首饰发明家"和"玻璃诗人"的不朽才能.
举世瞩目的万宝之宫 卢浮宫
作者: 李子沫   Fol   本刊资料   来源: 优雅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卢浮宫之所以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博物馆,不仅因为它馆藏世界最知名的艺术品,更因为它经历了从皇室宫殿到现代艺术中心的历史转变.多年以来,卢浮宫内的无数艺术家、能工巧匠以及普通市民都为它的创立及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公顷,全长680米,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中国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蒋勋就曾说过“在卢浮宫,给自己最大的提醒就是——不要计较错过了什么.”卢浮宫博物馆拥有的艺术收藏达40万件以上:涵盖古埃及、近东及中东古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古代艺术品;诞生于公元七世纪的伊斯兰艺术;还有从中世纪到十九世纪中叶的西方艺术——雕塑、绘画、工艺品、印刻、素描等等.
张昶林式陶瓷雕塑
作者: 李子孑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雕塑   雕刻技术   雕塑作品   陶瓷艺术  
描述: 脸,不同的脸,有微笑的脸,有恬静的脸,有慈祥的脸,有虎视丹丹的脸,有义愤填膺的脸……写意而夸张的面孔背后流淌着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是一种情怀和心境,这是笔者对张昶林人物陶瓷雕塑的第一观感.继而,脸便成了笔者读张昶林雕塑作品的一扇窗户.
中国学院派雕塑风向标: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
作者: 李子孑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雕塑   雕刻技术   雕塑作品   陶瓷艺术  
描述: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已连续举办十届,十年磨一剑,具有里程碑意义。超过上千名青年雕塑家的参展,18所美术院校鼎力支持,众多评论家和雕塑家关注,"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成为推动青年雕塑发展最重要的力量和最具影响力的平台。"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始终秉持发掘新人以发展中国雕塑艺术为宗旨,通过与各兄弟院校雕塑系的通力合作,为青年艺术家搭建学术平台,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中国学院派雕塑风向标: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
作者: 李子子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家   中国   学院派   奖学金   雕塑家   风向标   雕塑艺术   社会责任感  
描述: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已连续举办十届,十年磨一剑,具有里程碑意义。超过上千名青年雕塑家的参展,18所美术院校鼎力支持,众多评论家和雕塑家关注,“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成为推动青年雕塑发展最重要的力量和最具影响力的平台。“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始终秉持发掘新人以发展中国雕塑艺术为宗旨,通过与各兄弟院校雕塑系的通力合作,为青年艺术家搭建学术平台,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鼓舞他们不懈探索和追求。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