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朱乐】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陶艺·胡小军
-
作者:
朱乐耕
唐凌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系
大学历史系
文化机构
景德镇陶瓷学院
陶瓷艺术设计
陶艺家
现代陶艺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上海美术馆
浙江省博物馆
-
描述:
胡小军,陶艺家,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1992年进入杭州大学历史系任教,同时攻读历史学硕士;1998年至今在浙江大学任教。自1992年起,在浙江省博物馆、上海美术馆等文化机构多次举办个展;出版个人画册《21世纪优秀艺术家画集——胡小军》《中国陶——胡小军现代陶艺》《红颜忆梦——胡小军陶艺》《海上·空山——胡小军陶艺》以及著作《中国古代茶
-
崔迪陶艺
-
作者:
朱乐耕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陶瓷艺术创作
景德镇
陶艺家
艺术家
当今社会
艺术表现
造型
器皿
创作态度
-
描述:
静穆的群山,延绵起伏,幽兰而又深沉,器皿口沿如行云流水般飘逸而又自然,这是我对崔迪创作的陶艺作品山云的第一印象。山云艺术性、工艺性如此完美结合,这在于作者对该作品的陶艺本能语言把握以及严谨的创作态度。艺术是艺术家通过对大自然的心灵感悟,用自己独特的艺术
-
装饰新手法的试探
-
作者:
朱乐耕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音乐场景
战国时期
陈设瓷
现代设计
手法
艺术效果
造型
整体设计
装饰方法
-
描述:
四百件枣核型的高白釉瓶,造型修长、秀美。我试以战国时期的音乐场景为题材来进行装饰这件美的造型,我的愿望是能使其收到在器型上起到“锦上添花”更美的艺术效果。这个设想,促使我在陈设瓷的设计上试以新的某些装饰方法的运用。现代设计和现代美学观点都倾向整体设计(包括环境、空间效果),讲究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陶瓷装饰与器型的关系是陶瓷整体设计的主要部分,装饰应从属造型。高白釉枣核瓶造型很美,有它自己的造型风格特点,它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要进行装饰,就应同它的造型个性、
-
朱乐耕艺术作品
-
作者:
朱乐耕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作品
-
描述:
朱乐耕,原籍江西省鄱阳县,1952年生于景德镇,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现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多年从事陶艺相关工作。
-
城市与世界对话 陶艺与文明互动
-
作者:
朱乐耕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全球化
陶艺
文明对话
城市
瓷器
乡土中国
世界
-
描述:
景德镇自古就是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之所以如此表达是因为从宋元开始景德镇的瓷器就出口海外,到明清时达到高峰,景德镇的瓷器几乎遍及全球所有的国家。景德镇以瓷器的艺术与世界不同的文明对话,并享誉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景德镇又是世界上最早走向全球化的城市之一。古代的景德镇一方面是"乡土中国"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也是"手艺中国"的杰出代表,"乡土中国"的代表是乡村的农民,乡村的农民往往是"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手艺中
-
论景德镇的五彩瓷
-
作者:
朱乐耕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瓷
表现手法
理想化
色彩
红绿彩
画面
夸张变形
艺术语言
景德镇陶瓷
瓷器
-
描述:
景德镇在明清两代作为中国的制瓷中心,所出产的瓷器曾风靡世界,誉满全球,有瓷都之美称。而当时的五彩瓷则是景德镇瓷器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品类,它的特点是:装饰性强,造型朴拙浑厚,色彩鲜明透彻,对比强烈,线条刚劲有力。特别是早期五彩中夸张变形。浓缩筒炼的艺术语言,理想化的表现手法,甚至与现代派艺术的表现意识
-
艺术殿堂的领航者
-
作者:
朱乐耕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学生
景德镇
艺术瓷
研究生导师
陶瓷学
美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工艺
古彩
-
描述:
中国人常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作为研究生导师,与一般的老师还不一样,个别施教,一年只带一两个学生,颇有点师傅带徒弟的感觉。施于人先生是笔者读硕士时的导师,我也是他所带的第一个研究生,开门大弟子。三年寒窗的跟随,语重心长的教导,使笔者和先生结下了深刻的师徒之情。
-
设计师和他的设计生活 朱乐耕:当音乐遇见陶瓷
-
作者:
昭阳
朱乐耕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构造
壁画
陶瓷
景德镇
陶艺家
扩散体
韩国汉城
音乐厅设计
建筑
麦粒
-
描述:
麦粒别馆,这个韩国汉城集音乐厅与美术馆与一体的建筑,被艺术界称之为"陶瓷宫殿"。如此命名,是因为音乐厅内四壁上的音响扩散体全部都是由陶瓷来制作的,甚至连外部大厅和走廊也被一系列大小不等的陶艺壁画连接起来,成为一个艺术的整
-
当代陶艺问道集
-
作者:
朱乐耕著
王文章主编
来源:
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文集
陶瓷艺术
-
描述:
本书共分为论文类、随笔类、重要提案类三编,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现代陶艺的发端与发展、论景德镇的五彩瓷、装饰新手法的试探、现代设计的里程碑——包豪斯的格罗皮乌斯时期与迈尔时期等。
-
恩师引我进入艺术殿堂
-
作者:
朱乐耕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院
研究中心
中国艺术
陶艺家
艺术家
中国当代陶艺
陶瓷艺术
作品
景德镇陶瓷
研究生
-
描述:
施于人(1928年-1996年)先生是当代中国陶艺界的一代宗师,他的作品沉着、优雅、清丽,根植传统又富于创新,成了中国当代陶艺史上不可越过的特殊符号。作为二十世纪后期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陶艺家之一,作为景德镇博学多识、深受爱戴的艺术家和导师,施于人先生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当代中国陶瓷艺术理论与设计创作的发展。为纪念施于人先生诞辰八十周年,为进一步探索中国现代陶艺发展之路,2008年11月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陶艺研究中心承办,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协办的施于人陶瓷艺术展暨研讨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隆重举行。研讨会上,施于人先生生前的朋友、同学、学生讲述了不同时期里施于人先生的故事,他的奉献、他的敬业、他的艺术造诣还有他那颗孩童般乐观向上的伟大心灵令人感动。如今,施于人先生所带的第一个研究生、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陶艺研究中心主任的朱乐耕已是中国当代陶艺界最负盛名的艺术家之一,本刊特刊出他追思恩师的文字,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