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RobertKlippel:用废品集成精神的力量
作者: 木木夕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环境   密切相关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废品   澳大利亚   现代艺术史   职业生涯   雕塑家   超现实主义  
描述: Robert Klippel被认为是澳大利亚现代艺术史上最为伟大的雕塑家。他在职业生涯中留下了1200多件雕塑和5000多幅绘画。这位艺术家的作品通常由异常多样的废品材料组合而成,包括木、石、塑料玩具、木头拼图零件、打印机、工业管、机器部件等等,结构错综复杂,想象奇特。他所创造的独特视觉形态源自于自然界与建筑环境中丰富而复杂的形式,并与他所追求的与精神相关的形式密切相关。
芭芭拉·赫普沃斯的生活与工作
作者: 艾伦·伯尼斯   木木夕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必修课程   生活   芭芭拉   布朗库西   雕塑家   爱泼斯坦   学习艺术   艺术学院  
描述: 芭芭拉·赫普沃斯1903年生于英国约克郡的韦克菲尔德.她曾在英国利兹艺术大学及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艺术.1925年-1926年,她和第一任丈夫雕塑家约翰·斯基平一起在罗马学习石雕技术.这对于当时的雕塑家而言并非必修课程,而是石匠的工作.
ASANO的纯粹欲望
作者: 木木夕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欲望   环境雕塑   花岗岩   意大利   室外雕塑   艺术家   大理石   雕塑家   作品  
描述: 日本艺术家Asano Hiruyuki(朝野浩行)的作品可以被明确地分为两个时期:从1986年至1993年,是女性人体的半抽象大理石雕塑;从1993年至今
波萝多罗的艺术:侵蚀的力量与美
作者: 木木夕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侵蚀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   意大利   世博会   艺术创作   布朗库西   雕塑家   作品   卢浦大桥  
描述: 据说,当车辆往返于上海卢浦大桥时,只有一件世博园内的雕塑可以被看到。是哪一件呢?世博会意大利国家馆的负责人翁贝尔托·万达尼(Umberto Vattani)骄傲地告诉世人,那是阿纳尔多·波莫多罗(Arnaldo Pomodoro)的作品——“马可波罗之门”。 阿纳尔多·波莫多罗何许人也? 这位现年84岁的雕塑家,是意大利国宝级的人物,是意大利至今还在世的最伟大的雕塑家。他出生于意大利的蒙泰费尔德罗(Montefeltro),1954年移居米兰至今。他在国际艺坛名声显赫,曾荣获诸多大奖,包括1963年的圣保罗双年展大奖、1964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大奖、1967年卡耐基学院国际奖、1981年的亨利·摩尔大奖、1990年日本艺术联盟颁发的“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赏(Praemium Imperiale)”雕塑类大奖等等。 波莫多罗的雕塑常常是体量巨大的几何单体或几何体的组合,通过腐蚀、切 割、挖凿、磨损等处理手段在抛光或平整的表面制造出“侵蚀”的视觉效果。他这样阐述贯穿于自己艺术创作的基本理念:我的创作一直基于一种哲学性的研究及探索的欲望。比如,这种影响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纽约艺术界特别推崇的布朗库西作品中对于基本形态的回归。
行者的风景:残忆之园
作者: 木木夕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艺术家   都市文明   高科技产物   疏离感   流行文化   作品   诗意栖居   人与自然   海德格尔  
描述: 都市文明所制造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疏离感,是人类无法规避的。这样的境遇下,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栖居只能被压缩到一角的天空中,被欲望、流行文化和高科技产物鲸吞蚕食。行者在自然和文
抽象里的新世界
作者: 木木夕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常生活用品   艺术本体   空间   实践过程   艺术家   詹姆斯·乔伊斯   布朗库西   雕塑家   作品   极少主义  
描述: 罗伯·沃德(Rob Ward)是一位丰富而多产的艺术家,在他40余年的从艺生涯中,进行了关于形体、色彩、平面、空间等等艺术本上的深入探索,建构了自己独特的视觉逻辑.
金融危机难阻艺博会 CIGE2009四月亮相国展
作者: 木夕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流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   金融危机   月亮   活动组织   全球经济   艺术博览会  
描述: 2009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定于2009年4月16日至19日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厅举办。作为中国本土的一个运作得相对成功的艺术博览会,在全球经济剧烈变化的大环境之下,在面对其余同在4月举行的艺术博览会(如东京艺术博览会、
关于哭泣和孩童的哲学——董书兵作品解读
作者: 木木夕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哲学   作品解读  
描述: 董书兵一直试图在艺术创作中寻找一个理想的具有丰富语义的符号。这种寻找,实质上代表了诸多艺术家从自发走向自觉,确立艺术身份和立场的过程。在找到符号之前,他常常处于随意地、偶发性的创作状态之中。从形式语言的探索,到材料的实践,乃至不时闪现的朴素的辩证思维,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呈现出独立的创意和风格,体现了他作为一个颇具灵性的艺术家的技巧和智慧。譬如作品《磁力》,铜质的U形磁铁被稍稍拧转了一些,从而具备了
自在:意大利雕塑家拉芭拉玛和她的人体雕塑
作者: 木木夕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意大利   个体生命   象征意义   威尼斯   雕塑家   自然   作品   纹身   自在  
描述: 意大利女雕塑家拉芭拉玛的人体雕塑富有动势和生命感,在古典写实人体的基础上,加诸以现代风格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纹身,从而表达她对于个体生命、命运与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揭示人类试图超越肉体、追求灵魂自由的蜕变历程。
20世纪国际雕塑大师系列 波莫多罗的艺术:侵蚀的力量与美
作者: 木木夕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锈钢   绘画作品   讲座   艺术作品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人类   艺术创作   后现代主义   现成品  
描述: 20世纪国际雕塑大师系列 波莫多罗的艺术:侵蚀的力量与美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