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朝辉】搜索到相关结果 59 条
-
中国陶瓷的文化性格
-
作者:
潘寨民
章朝辉
王胜生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陶瓷
原生态
-
描述:
阐释了陶瓷原生态的质朴、健康之美,陶瓷“御制”与“御用”对陶瓷发展的影响,民俗价值观和主流审美趣味的介入使中国陶瓷富于独特的人文内涵和丰富的历史延展。
-
中国现代陶艺之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意识关系
-
作者:
王强
章朝辉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现代陶艺
传统文化
-
描述: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及对现代意识的认识,来理解中国的现代陶艺。
-
当下绘画性陶艺语境的思考
-
作者:
章朝辉
王强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材质
陶艺语境
绘画性
-
描述:
不论绘画性陶艺还是雕塑性陶艺也罢,都应是把绘画的思想性、艺术性与陶瓷材料的物理性质审美意识交融一体,也就是在作品中表现质地效果,有意识地保留陶瓷的自然性质,由此上升到火对陶瓷材质的美学品格和文化内涵追求
-
浅析陶瓷艺术审美与中国传统文化
-
作者:
章朝辉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审美
中国
传统文化
-
描述:
china本义是瓷器,但却又是外国对中国的称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瓷器对中外文化的影响是有多大的。作为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每一项传统文化都是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的,而陶瓷艺术更是代表了我国的文化特色。每一个人的审美观念,都是根据个人性格、信仰、修养不同产生变化的,而对于陶瓷艺术审美观念产生影响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了。
-
太平洋春拍侧重瓷玉珍玩
-
作者:
朝辉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齐白石
2005年
太平洋
成交
艺术精品
拍卖会
中国书画
人民币
-
描述:
太平洋2005年春季艺术精品拍卖会已于6月19日在京瑞大厦收槌。瓷玉珍玩和书画专场共成交2098万元人民币。中国书画专场编号270的齐白石的《采菊图》以180.4万元成交:瓷玉专场中的清乾隆斗彩莲托八宝纹贲巴壶以110万元成交.分获各专场桂冠。
-
太平洋
-
作者:
裴朝辉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
起拍
太平洋
最高价
成交价
青花
成交金额
估价
粉彩
瓷器
-
描述:
太平洋2004年春拍的压轴大戏,瓷玉珍玩专场胜利落幕,全场共推出166件拍品,成交104件,成交率为62.65%。总成交金额为1001.98万元。其中,持68号牌的苏先生以137.5万竞得清乾隆粉彩五蝠团庆纹象耳瓶,创造了本场单件拍品的最高价。日趋受到国内藏家重视的民国瓷器表现抢眼,从第一件拍品民国粉彩羲之爱鹅纹观音瓶以2.75万成交赢得开门红后,几乎件件拍品都形成场内买家竞举的场面。本场共推出16件民国瓷器精品。粉彩喜鹊登枝纹天球瓶估价为6—8万元。成交价为估价2倍多的13.2万元。竹林溪径纹天球瓶11万元成交。民国青花山水纹直筒瓶,白釉滋润、胎体轻薄、青花发色雅丽,以4.95万元牌标得。民国瓷器买气之旺盛,颇令人振奋。
-
西方艺术史上的伟大母亲
-
作者:
郑朝辉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节
西方艺术史
古希腊人
油画
-
描述:
母亲节最早源于古希腊,是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盖亚致敬的日子。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14年美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此后,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这一天庆祝母亲节。母亲节,谨借这一组油画,唤起我们与母亲相处的记忆,一同感恩母亲给予我们的爱与温馨。
-
拍场重现希望2016年现当代艺术版块回顾
-
作者:
郑朝辉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抽象意识
潜意识
超现实主义
油画
-
描述:
2016年12月30日,上海泓盛拍卖公司2016秋季油画拍卖会“当代艺术/油画雕塑”专场结束.1月以来,除个别公司还在“跨年”举办秋拍,2016年中国艺术品秋拍已基本落幕.从已知数据来看,与2015
-
关于《阿诺菲尼的婚礼》的十问十答
-
作者:
编辑
郑朝辉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画
法解释
画家
婚礼
世界
-
描述:
这绝对不是一个恐怖的故事,只是有点无法解释.在这幅世界名画中,最主要的疑点是,画中的场景发生在画家死了6年之后!是画家的灵魂在作画?抑或画家是个预言帝,又或者画中人物在搞事情?这幅神秘的世界名画里隐藏了什么秘密? 这幅疑点重重的画就是它一一《阿诺菲尼的婚礼》,作者叫杨·凡·艾克,据说他是油画的发明人,也是文艺复兴的奠基人,就是说达芬奇还没出生,杨·凡·艾克就在画油画了.这幅巨作画于1434年,现珍藏于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