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朝辉】搜索到相关结果 56 条
-
菲律宾薄荷岛满足海岛旅行的一切需求和想象
-
作者:
云朵小猫
余一炜
杨浩
张旭男
李朝辉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薄荷
沙丁鱼
求和
大断层
海岛
旅行
巧克力
菲律宾
-
描述:
在菲律宾薄荷岛,海域中时常会掀起“沙丁鱼风暴”;在海底大断层的“五彩海洋”中,海豚欢跳;巧克力山颜色变幻,一展世界地质奇迹的真容……旅游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菲律宾之于潜水者,犹如瑞士雪山之于滑雪者,夏威夷之于冲浪者,尼泊尔之于登山者”,此话说的就是这个“千岛之国”独有的潜水优势。而在其中,薄荷岛可谓代表。薄荷岛位于菲律宾南部、宿雾岛东南部,由薄荷本岛和周围75个小岛组成,名字从西班牙语的原名“Bohol”音译而来,
-
论中西美学“美”的言说方式的先在预设
-
作者:
蔡朝辉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先在预设
中西美学
美
言说方式
-
描述:
关于“美”的言说已有千年历史,对此的研究更是一个值得探讨却让人倍感沉重的课题。中西美学五彩缤纷的“美是什么”的思考、追问与回答,可分为两种方式:叙述与描述。叙述是对“美是什么”的回答,描述是对“美在哪里”的回答。由于先在逻辑与提问方式的局限,“美”的言说方式尚不能无限接近美的本质。
-
五彩瓷砖的真容
-
作者:
裴朝辉
裴立英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砖
官窑
绘画风格
西厢记
人物故事
画面
康熙帝
文化艺术
釉面
瓷器
-
描述:
五彩惹人眼央视热播《康熙帝国》,极受观众追捧。在中鸿信2001年秋季拍卖会的瓷器专场中,一套官窑清康熙五彩瓷砖也格外受买家关注。这套瓷砖原本共12块,其中2块失群,现存10块上拍。瓷砖胎釉雪白,纯净温润,釉面光洁平滑。正面是西厢记人物故事,画面中有远山,有近水,有树木,有松石,有房屋,有流水,
-
贲巴瓶和贲巴壶的拍卖行情
-
作者:
裴朝辉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艺术市场
2004年
拍卖
官窑瓷器
构思巧妙
行情
奇特
藏传佛教
明清
价格
-
描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明清官窑就受到了海内外买家的青睐和追捧,价格扶摇直上,迭创新高。其中明清官窑仿制的藏传佛教用器,因造型奇特,构思巧妙,数量稀少,更成为艺术市场中抢手的拍品。例如,翰海2004年秋拍编号2650清嘉庆粉彩贲巴壶曾以165万元的价格拍出,刷新了此类官窑瓷器的最高纪录。
-
章朝辉作品
-
作者:
章朝辉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景德镇
陶瓷业
手工业城市
衰落
-
描述:
章朝辉作品
-
论陶瓷展厅的空间营造
-
作者:
张虹
李朝辉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方
青花瓷
外销
文明的冲突
景德镇
调查
交流
16世纪
-
描述:
景德镇陶瓷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存世的每一件精美的瓷器在不同的环境中所散发出魅力是不同的。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环境能最大限度地衬托出瓷器的美,这是我们制瓷人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通过多年对四大名瓷的研究与了解,观察与实践,得出以下拙见:首先从陶瓷特性分析,景德镇四大名瓷的特点,青花瓷清新秀丽,粉彩瓷艳丽又富有雅韵,颜色釉瓷神秘高贵晶莹夺目,玲珑瓷青翠欲滴
-
章朝辉陶瓷艺术
-
作者:
章朝辉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美术学院
会员
中国
陶瓷艺术
江西师范大学
工艺美术
-
描述:
章朝辉,景德镇高专艺术系教师,景德镇“十大杰出青年”,景德镇美术家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中国陶瓷的文化性格
-
作者:
潘寨民
章朝辉
王胜生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陶瓷
原生态
-
描述:
阐释了陶瓷原生态的质朴、健康之美,陶瓷“御制”与“御用”对陶瓷发展的影响,民俗价值观和主流审美趣味的介入使中国陶瓷富于独特的人文内涵和丰富的历史延展。
-
中国现代陶艺之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意识关系
-
作者:
王强
章朝辉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现代陶艺
传统文化
-
描述: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及对现代意识的认识,来理解中国的现代陶艺。
-
当下绘画性陶艺语境的思考
-
作者:
章朝辉
王强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材质
陶艺语境
绘画性
-
描述:
不论绘画性陶艺还是雕塑性陶艺也罢,都应是把绘画的思想性、艺术性与陶瓷材料的物理性质审美意识交融一体,也就是在作品中表现质地效果,有意识地保留陶瓷的自然性质,由此上升到火对陶瓷材质的美学品格和文化内涵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