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让雕塑站起来
作者: 施晓波   来源: 厦门航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播体操   假山石   中国艺术   手法   现代化进程   中国先锋艺术   雕塑家   作品   展望   内在张力  
描述: 从蛮荒的初民到现代社会,人类历史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像雕塑那样生动、强烈地表达人的沉思。尤其是当代中国雕塑家们,正在努力让雕塑不仅在物理上站起来,更在人性精神中站起来。任思鸿《广播体操——伸展运动》任思鸿的作品中总是充满关于肢体的暗喻和影射,以不符合传统的手法创造出看似不着调的作品,往往让人感到费解,又或许他根本
浅谈陶瓷综合装饰
作者: 杨冰   张晓波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综合装饰   综合运用   艺术效果   装饰工艺   表现形式   陶瓷艺术   文化背景   装饰材料   艺术魅力  
描述: 中国拥有悠久的陶瓷历史,陶瓷承载着我国丰富的文化背景,其中陶瓷装饰随着工艺的不断发展,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魅力,丰富了陶瓷的表现力并赋予了更多的艺术人文内涵。陶瓷装饰是陶瓷艺术整体中,表现最为直观,视觉效果最为显著的构成部分。陶瓷综合装饰作为陶瓷装饰领域中重要的一个门类,所涉及的范畴是较广的,艺术效果独特,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在陶瓷装饰领域独树一帜、独具魅力。一、陶瓷综合装饰的概念
陶瓷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景瓷的未来构想
作者: 黄晓波   黄文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余热利用   协作   轻工部   烘房   倒焰窑   每日   曙光   利用研究   充分利用  
描述: 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也凝聚了制瓷工人的智慧与创造,还记录了时代的发展及变迁。可以说它是一本特殊的万年历,也是一部内容博大精深的社会学教材。 夏,商、周时期的陶瓷,以陶罐为主,这个时期是社会发展原始阶段,人的智慧才刚刚萌芽,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陶器,如灰陶、黑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带釉的硬陶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上面的纹识、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铜器有密切的关系。青铜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制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商周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彩陶和原始的瓷器。 到了唐代,社会稳定富裕,人民安居乐业,瓷器制作发展到成熟的境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汉代虽有瓷器,但烧成温度不高,质地脆弱,而唐代窑温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唐代是真正的瓷器时代。宋元瓷业都有新的发展,宋瓷釉色白里泛青,元代青花和釉里红兴起,彩瓷大量流行,带动明清两代的瓷器的发展, 明代之后,青花、五彩成为主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产瓷地区,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 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皇帝的重视,督陶官的管理,使制瓷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棕色棉F3'H-羟化酶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 梁明炜   刘海峰   肖向文   陆雪莹   李艳红   宋武   鲁春芳   李晓波   来源: 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棕色棉   羟化酶   RACE   序列分析   类黄酮3’  
描述: 分离得到了2个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cDNA序列,此2个序列编码区完全相同,仅在3’UTR区存在片段长短的差异,推测可能是基因转录后加工方式不同所造成。克隆所获得的棉花F3’H基因编码区全长1 533
寻找克里奥帕特拉
作者: 奇普·布朗   王晓波   来源: 华夏地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洗衣店   克里奥   小行星   地中海   布鲁姆   老虎机   评论家   埃及艳后  
描述: 埃及艳后今何在?难言,难言!诚然,她无处不在,她的名字——克里奥帕特拉——己成为不朽,被广泛用来给赌博老虎机、洗衣店、桌面游戏、艳舞女郎冠名,甚至地中海的一个污染监测项目也叫这个名字。顶着她名头的216号小行星绕着太阳飞旋。她生前“熏香沐浴的丰仪和穷奢极侈的生活”是一款香水效颦的意象。这位作为最后一任法老统治埃及的女人据说曾用囚犯来试验毒药,今日则作为中东最畅销的香烟牌子来继续“荼毒”她的子民。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对她曾有一句响亮的断语,说她是“世界上第一位明星”。如果历史是一座戏台,那么没有哪位女伶能像她这样八面玲珑。
受助大学生打工资助家乡贫困生
作者: 翁晓波   周苏展   来源: 情感读本·意志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家庭贫困的大三男生,资助家乡一位高三的学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财政2008级学生黄相被评为该校“感动校园人物”。 穷孩子考进名校大门 黄相是贵州盘县人,家境贫困。小时候,父亲因事故造成右腿残疾,不能干活。从小懂事的黄相便和姐姐弟弟一起,一边读书,一边担负起家里的农活。上山砍顺条(杂树)扛到煤窑卖,捡桃核敲开晒干到集市去卖,这都是姐弟几个的“拿手活”。 初中毕业,黄相以全乡第三的成绩考进盘县第一中学。因没钱交学费和生活费,和他同级的姐姐主动放弃学业到浙江打工。每月,姐姐会准时给他寄回200元生活费。 除了这个,黄相还有自己的赚钱之道。因为擅长写作,他经常写文章在杂志发表,赚取一部分稿费。最让人叫绝的是,从小干农活的他跑步很厉害。在县城里,有的单位组织跑步比赛,就找他做“替身”,获了奖可以拿到几十元“工资”。 黄相说,尽管如此他的生活还是经常捉襟见肘。高二清明节那天,学校放假,食堂也关门了。黄相起床后就到学校后面的山上读书,最后肚子实在饿得受不了,便用身上唯一的5毛钱买了一个馒头。 2008年,黄相以文科618分的高分,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