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融入雕塑艺术的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作者: 吴绍兰   晋漪萌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公共设施   融合   雕塑艺术  
描述: 文章阐述了融入雕塑艺术的公共设施设计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分析国外经典案例,汲取经验,归纳总结出公共设施设计中融入雕塑艺术的对策和途径,从与自然共生、创设文化符号、利用材料技术之美、营造情景互动体验等方面,探索将雕塑艺术与工业设计进行跨界融合,拓展了公共设施的设计维度,丰富了公共设施设计的内涵和价值。
带空间
作者: 尚晋   来源: 世界建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构件   雕塑语言   几何形状   制造系统   手工制作   伦敦   英国   创新  
描述: 对于一座带有历史屋顶的普通建筑,用透明胶带反复包裹它的柱子就会形成一个复杂的不规则表面,整个过程犹如有机体的生长。这个想法源于舞蹈演出的一组设计理念:它的造型由舞者在柱子之间的运动演化而成。舞者在运动中拉开胶带,所形成的造型就是编舞的录像(带)。一维的线条演化出来的表面是韵力非凡的有机造型。而走入形体之中的观众则使雕塑转化为建筑。带空间的理念进而发展为更具雕像性的建构形式。它实际上是通过混乱的包裹“形成的”,而一维的线条(“带”)慢慢变成二维的平面,最终扭曲
关于中国油画民族特色化的思考
作者: 晋磊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必要性   民族化   内涵   发展方向   中国油画  
描述: 油画艺术早在几百年前就已传入中国,这门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民族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过程。基于此,笔者以油画“民族化”的内涵为切入点,介绍了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油画民族特色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相关讨论。
18世纪前油画上的文字形象个案研究
作者: 崔衡晋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   意图   文字形象   古典   油画  
描述: 一般在画上写字,大家都第一时间想起国画来。尽管如此,中西古今的艺术还是有形式、理念、情调上的高度类似,我们不妨称此现象为“互相照明”。而文字形象共同出现于一个画面上的例子,西方可追溯到文艺复兴之前的徽征纹章。现代艺术家广泛运用文字形象,说明他们又对图像、文字形象、观念三者产生了新的兴趣。图像、文字形象、观念共同承担着新的内容,常有出格之效果。
活好量少——洋彩的上位之道
作者: 秦晋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   宫廷   成交价   明清   瓷器  
描述: 近年来,明清瓷器一直是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品类,相对于流通体量硕大的青花,洋彩更显精稀,它的追捧热度和高价成交尤能体现这一点。2016年内地春拍.中国嘉德“明清瓷器·宫廷御玩”专场的封面拍品——“清乾隆
霍珀的画作主题及视觉因素浅析
作者: 秦晋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孤寂     城市化   中产阶级   窥视   异化  
描述: 爱德华·霍珀(Edward H0pper),美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画家,被认为是20世纪描绘美国人内心世界的佼佼者,最具美国精神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绘画中简化和图解化的风格对美国波普艺术和新写实主义的形成有很深影响。本文尝试在霍珀的创作时代的相关社会环境中寻找他的个性化主题(城市人的难言的精神状态)来源;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证明画面中缺损和遗漏的视觉处理与霍珀讲述的主题的内在联系:以及分析霍珀画中地平线对展现主题的作用。本文还尝试揭示霍珀描绘主题的角度有窥视和关于复杂欲望的幻想倾向。
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写生与图像的思考
作者: 张志强   李敏   孙晋鹏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油画   图像   写生   油画创作  
描述: 本文探讨了当代油画创作中写生与图像创作的思考,阐述了当代油画创作中是将写生与创作相结合,还是只单独的写生,抑或是单独的图像创作,使得当代油画创作保持着油画所独有的直观性的感性创作,而不是依靠图像去了解自然从而进行单纯的视觉性的创作。
岁月痕迹——浅析郭润文的绘画情怀
作者: 陈天强   孙晋鹏   李敏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郭润文   绘画情怀   写实油画  
描述: 在写实绘画领域中郭润文向我们展示了他与众不同的品质追求。画家所追求的写实效果并不是完全的事物再现,而是将自己的情感意志作为写实效果的最终目的。在他的作品中,写实的背后总是透着一种历史碾过的沧桑,长期的锤炼使他的画面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风格面貌,即艺术表现的神秘感、古典美的追求以及对岁月的情怀。风格的形成源于其绘画道路的曲折不平,在思潮频出的时代他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遵循着心中的那份执念不曾动摇。在"85新潮"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各种各样的前卫思想从国外传入我国。他也看到了很多年轻人对之表现出高度的热情,而他则是保持着心中的那份执念。他的绘画语言总是以一种很独特的方式来传达一种深邃的思想,让我们不断地去寻味写实油画给我们带来的趣味性。看到他那极其富有特色的写实性的油画我觉得油画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能带给我们很多益处,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浅析建水紫陶的发展历程
作者: 张晋瑞   华璇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恢复   建水紫陶的兴起   繁荣发展   衰落  
描述: 悠久的建水陶瓷业发展历史,其文化积淀深厚,特别是在清末民初形成的建水紫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陶瓷业中独树一帜。所以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的说法
油彩乘风扬帆——油画家们的“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创作
作者: 卓晋萍   许志挺   来源: 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型张   全国统一   几个问题   现代邮政   邮政局   能吸引   储蓄   集邮   邮票   贴花  
描述: 这是一艘从700多年前驶来的古船,巨大的船体,长近25米,宽近10米。古老的船木纹理质朴,历经沧桑而又焕发神奇光彩。这艘船陈列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1974年6月,这艘船从泉州湾后渚港发掘出土,是13世纪泉州造的三桅远洋商船,船上运载着大量东南亚的香料、药物及其他商品。正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停泊在港湾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