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晋】搜索到相关结果 202 条
-
品墨三味——读姜鸿、于跃、刘荣的作品
-
作者:
晋华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语言
媒介
现实存在
形而下
视觉效果
视觉经验
中国画
个性化语言
作品
感染力
-
描述:
这些年来,我看了许多的展览,既有中国画,也有油画、版画、雕塑、摄影、装置和其他媒介的作品。随着视觉经验的积累,我发现这些源自西方的艺术更加关注对现实存在的表现,注重形式语言,其视觉效果更具感染力,其作品似乎形而下,而中国画对现实存在的表现似乎是在产生距离,不关心受众的感受,其作品似乎以求形而上。如果将中国画与其他媒介的作品放在同一个
-
霍珀的画作主题及视觉因素浅析
-
作者:
秦晋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孤寂
性
城市化
中产阶级
窥视
异化
-
描述:
爱德华·霍珀(Edward H0pper),美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画家,被认为是20世纪描绘美国人内心世界的佼佼者,最具美国精神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绘画中简化和图解化的风格对美国波普艺术和新写实主义的形成有很深影响。本文尝试在霍珀的创作时代的相关社会环境中寻找他的个性化主题(城市人的难言的精神状态)来源;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证明画面中缺损和遗漏的视觉处理与霍珀讲述的主题的内在联系:以及分析霍珀画中地平线对展现主题的作用。本文还尝试揭示霍珀描绘主题的角度有窥视和关于复杂欲望的幻想倾向。
-
浅析霍珀绘画个性化主题及其视觉因素
-
作者:
秦晋
王维加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个性化主题
美国现实主义
恐惧
城市
窥视
-
描述:
本文企图找出霍珀绘画里那种不仅令作者,也令观众着迷的事物——神秘而个性化的主题。从作者个人经历和有可能受到环境影响的多个方面,比如美术史、社会环境及美国同时期文学,做考察和比较,揭示这个隐藏的主题及画面中缺损和遗漏与主题的内在联系。阐明霍珀的绘画应主要受美国本土现实主义的影响和欧洲传统绘画中象征主义因素的启发,及画家寻找出一种清晰和极具个性特征的画面,记录了美国从世纪之交到二十世纪中期城市人空虚、矛盾的精神状态,包括城市中产阶级的异化情绪。并且,对霍珀的画面中出现的其他视觉因素做出分析,比如地平线、女人,提示这些因素具有的深一层的含义。
-
流失海外的中国文化忧思录(下)
-
作者:
王晋军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中国海
海外
中国文化
明清时代
公开出售
公司网站
忧思
流失
-
描述:
磨难凌辱无穷期前不久,英国打捞专家麦克·哈彻将在南中国海打捞出的中国清代商船上的35万件德化明清时代青花瓷瓶悉数拍卖;而美国海底探宝者费尔·格里科在其公司网站上公开出售大约10,000件价值1500万美元的中同古代文物。这种种倒行逆施,激起海内外华人的强烈义愤和一致谴责!
-
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忧思录(下)
-
作者:
王晋军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中国海
海外
中国文化
明清时代
公开出售
公司网站
忧思
流失
-
描述:
磨难凌辱无穷期 前不久,英国打捞专家麦克·哈彻将在南中国海打捞出的中国清代商船上的35万件德化明清时代青花瓷瓶悉数拍卖;而美国海底探宝者费尔·格里科在其公司网站上公开出售大约10,000件价值1500万美元的中国古代文物。这种种倒行逆施,激起海内外华人的强烈义愤和一致谴责!据费尔·格里科得意的炫耀,他大脑中有一张海底“藏宝图”,从上世纪80年代始,他已先后打捞了16艘沉船,总共收获逾23,000件中国古代文物,总估价高达2000万美元以上。
-
三十余年来的海外中国美术家
-
作者:
李铸晋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六十年代
中国画家
刘国松
抽象表现派
台湾美术
三十年代
融会中西
中国美术
华裔画家
-
描述:
首先我得说明,这里所谓的“海外”,是指中国大陆以外,台湾、香港、东南亚、日本、美国、加拿大以及西欧等地都包括在内。近三十多年来,这些地域都活跃着不少中国美术家,我因为常来往于这些地方,对大概情形也有些认识,故此谈一些个人的印象,供大家参考。 五十年代,台湾美术界十分活跃,呈现着台湾本土文化与来自大陆文化的交流与融汇。其发展情况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台湾本地传统。它受日本三、四十年代影响较深。当时去日本留学的多,所学油画是日本三十年代流行的面貌,也就是
-
现代雕塑中材料概念的把握与应用
-
作者:
印洪
刘宜晋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把握
材料概念
现代雕塑
应用
-
描述:
经过工业文明的洗礼和现代科技的滋养,当代人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方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雕塑家对于雕塑中材料概念的把握和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该文探索如何把握和应用现代雕塑中的材料概念。
-
现代油画创作中个性化语言的选择
-
作者:
支林
杨晋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作品
创作过程
个性化语言
-
描述:
现代油画的创作过程属于一个复杂的个人行为,其目的在于将个人的内心情感用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对于一位优秀的画家来说,作品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语言,他们将作品看作是情感传递和传承的工具。在本文中,作者以油画作品的个性化语言作为切入点,对当前油画作品潜在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为后续油画作品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
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写生与图像的思考
-
作者:
张志强
李敏
孙晋鹏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油画
图像
写生
油画创作
-
描述:
本文探讨了当代油画创作中写生与图像创作的思考,阐述了当代油画创作中是将写生与创作相结合,还是只单独的写生,抑或是单独的图像创作,使得当代油画创作保持着油画所独有的直观性的感性创作,而不是依靠图像去了解自然从而进行单纯的视觉性的创作。
-
岁月痕迹——浅析郭润文的绘画情怀
-
作者:
陈天强
孙晋鹏
李敏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郭润文
绘画情怀
写实油画
-
描述:
在写实绘画领域中郭润文向我们展示了他与众不同的品质追求。画家所追求的写实效果并不是完全的事物再现,而是将自己的情感意志作为写实效果的最终目的。在他的作品中,写实的背后总是透着一种历史碾过的沧桑,长期的锤炼使他的画面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风格面貌,即艺术表现的神秘感、古典美的追求以及对岁月的情怀。风格的形成源于其绘画道路的曲折不平,在思潮频出的时代他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遵循着心中的那份执念不曾动摇。在"85新潮"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各种各样的前卫思想从国外传入我国。他也看到了很多年轻人对之表现出高度的热情,而他则是保持着心中的那份执念。他的绘画语言总是以一种很独特的方式来传达一种深邃的思想,让我们不断地去寻味写实油画给我们带来的趣味性。看到他那极其富有特色的写实性的油画我觉得油画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能带给我们很多益处,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
1
2
3
...
7
8
9
...
19
20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