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施晓杰作品
作者: 施晓杰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怒江大峡谷  
描述: 作者自述:对我而言,写生既是感受天地之自然,对视觉艺术语言进行直接的抽象转换的过程,也是鲜活的自然界万物间的律动关系与内心碰触后产生的强烈的自我表达意识与欲望的完成。因此,写生即创作。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它为我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创作元素。
美味的笋
作者: 施加明   来源: 美文(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食材   杭嘉湖   江海   土里   麻辣烫   层次感   煮汤   小伙伴   可真   水巷  
描述: 我的家乡坐落在美丽的杭嘉湖平原上,依偎在长江口,躺在一个大湖泊边,沐浴着东海清新的海风。江海湖泊的血液流淌开来,在我们家乡形成交错的血管,日夜鼓动着我们这古城的脉搏,呼吸出欸乃的摇橹声,又使得河廊灯火摇曳,唱出这水巷深处的小调,不时酝酿着地道的老酒,沁人心脾。这声、这色、这味,可以醉倒多少人,醉出多少静谧的梦乡啊!这种清淡甜美的感觉,不单是白墙黑瓦的幽深房屋、宁和的水光月色能带来,那挟着泥土芳香的食材也让人难忘。
台艺大校园雕塑艺术作品介绍之二:光复後推动台湾现代雕塑的先锋─—郭清治(1939-)、何恒雄(1942-)
作者: 施慧美   来源: 雕塑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展   日治时期雕塑   陈夏雨  
描述: 台艺大校园雕塑艺术作品介绍之二:光复後推动台湾现代雕塑的先锋─—郭清治(1939-)、何恒雄(1942-)
台艺大校园雕塑艺术作品介绍之三:1970年代艺专出国深造的雕塑家-张子隆(1947-)与李光裕(1954-)
作者: 施慧美   来源: 雕塑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展   日治时期雕塑   陈夏雨  
描述: 台艺大校园雕塑艺术作品介绍之三:1970年代艺专出国深造的雕塑家-张子隆(1947-)与李光裕(1954-)
新疆高钠煤快速水热处理脱钠研究
作者: 吕太   董璐   施芸芬   咸阳   来源: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催化剂   赋存状态   高钠煤   脱钠  
描述: 五彩湾煤做为研究实验对象,通过逐级萃取实验确定煤中钠的赋存形式,分别讨论了有无催化剂的作用下不同水热处理方式对五彩湾煤中碱金属的脱除效果,同时还考察了在催化剂作用下的水热处理实验不同条件对脱钠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彩湾煤中钠主要以水溶性钠的形式存在;水热温度较高而且恒温时间较长是单纯水热脱钠实验的缺点,但是加入催化剂后的水热处理实验比单纯的水热处理实验效率高,在温度为200℃、恒温时间为20 min以及其他相应条件下脱钠率高达76%,可以使五彩湾煤中钠含量降至2%以下。
景德镇陶瓷价格指数的编制研究
作者: 施杏兰   来源: 金融经济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景德镇   价格指数  
描述: 本文研究了陶瓷价格指数编制中代表品的选择、基期和周期的确定、权数的调整及确定、陶瓷价格指数公式推导及计算等编制技术,利用收集的数据编制了景德镇各类陶瓷价格定基指数,并对编制的陶瓷价格指数走势进行分析,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从秦始皇兵马俑说“俑”
作者: 巫鸿   施杰   来源: 书摘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者   秦始皇兵马俑   丧葬用品   人的形象   艺术史   基本定义   公元前   雕塑  
描述: “俑”的基本定义是专为死者制作的再现类丧葬用品,特别是陶土或木质的人形雕塑。文献和考古证据都表明这类雕塑出现于东周中期。孔子在公元前6世纪时谈到俑时,把它当作一种新近的现象,并批评了他所说的“始作俑者”。他谴责俑的原因是由于它们模仿了人的形象,故而暗示了人殉。对艺术史研究者而言,这一批判因其与视觉问题直接有关而格外有意义:
浅谈剪影艺术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
作者: 施翔   来源: 神州(中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   剪影   雕塑  
描述: 剪影艺术是一种近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相对于雕塑艺术而言,剪影艺术与雕塑艺术都是造型艺术的一种,都有着强烈的艺术表现力.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剪影艺术中的一些技巧逐渐被运用到雕塑创作中,但由于这种应用的发展时间较短,所以还未产生一个成熟的理论.就剪影艺术而言,分析其艺术概念和造型内涵,并将其表现手法融合到雕塑创作中对雕塑艺术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金强滇中怪杰的艺术人生
作者: 野海   施凤仙   来源: 时代名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费社会   雕塑“去经典化”   消费文化   传统雕塑“边缘化”  
描述: 入刊理由 王金强,一个被人们誉为“滇中怪杰”的人。他自幼研习中西绘画、书法、音乐及篆刻,视艺术为人生道场。三十余载潜心艺事,以百家为师、以自然为伍;以心灵为田、以情感为本;以音律为脉动、以墨彩为歌咏。虔诚于尺辐间姿意运笔,构筑凝固的旋律与节律;痴迷于抚琴中随性挑拨,体味跃动的点线与色彩;执著于墨色渗化的启迪下一意孤行,在琴弦交错的鼓舞中顺水推舟;享受于声色互补中自我陶醉,在音画相映里自在徜徉……他卓尔不群,开音画融合艺术妙谛之先河,近年间,多次在不同场合,以“音画磁场”音乐与书画同台共舞,别开生面地向人们展示了书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书画的艺术盛宴! 艺海泛舟 曲径通幽 王金强,祖籍湖南,公元1963年9月生于广东花县。
关于三维打印的思考
作者: 施梁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活动   发展阶段   打印机打印   建筑设计   相关学科   音乐旋律   建筑模型   三维打印   三维扫描   雷先生  
描述: 最早目睹“三维打印”是五年前在北京建筑师于雷先生的工作室。当时,于雷正专注数字建筑设计,并用自己组装的三维打印机打印建筑模型、雕塑和其他“器物”。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和思考:“打印”是形象的说法,实为一种“制作”“制造”或“建造”的技术手段,目前可看作无需铸模的“浇铸”方法。理论上,三维打印可用以制造任何实际占有三维空间的物质存在,自然包括绘画、雕塑等艺术的物质载体。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