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荷兰代尔夫特蓝陶的中国渊源研究
作者: 施晔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欧洲文化   丝绸之路   陶瓷文化   荷兰   中国   渊源   17世纪  
描述: 代尔夫特蓝陶诞生于17世纪中后期,至今已为荷兰国宝之一。学界对蓝陶的研究多从贸易、烧制、材质等几个方面展开,而对其渊源大多语焉不详。从蓝陶之祖、仿制与创新、文学与艺术的再现三个层面剖析蓝陶的前世今生,探析其多元血统中的中国基因,展现东西方陶瓷文化在代尔夫特的相遇融会,可以说明蓝陶是青花瓷经由丝绸之路跋山涉水、游走天下,与西南亚、欧洲文化不断整合、交融的结晶,是中国造瓷工艺在欧洲落地进而本土化的成功典范。青花瓷在欧洲的仿制谱系除荷兰蓝陶外,尚有英国蓝柳,它们今天俨然已为代表各自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符号,在言说青花瓷艺术巨大可塑性和无限再生性的同时,亦反衬出其在本土的日渐式微。
《儒林外史》中的“武侠”描写及文化蕴涵
作者: 施晔   陈伦文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敬梓   武侠   《儒林外史》   文化蕴涵  
描述: 《儒林外史》是一部儒士小说,但同时也建构了一个武侠的群体,由作者对武侠的激赏可见他是有意为之。从作者对武侠的描写透视《儒林外史》群侠的特点及其生成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书中武侠描写的文化蕴涵:作者在《儒林外史》中用心雕塑武侠群像,既是"集体心理治疗"的一种体现,更是重塑士精神、重构士群体的一种尝试。吴敬梓希冀以勇武、正义、慷慨的侠气警醒、救赎儒士阶层,促使其摆脱衰迈之气,奋发有为,从而创造清明安乐的理想社会。武侠群像在小说中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大有深意及作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