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戴艳】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绘画笔触对油画艺术的气韵影响
-
作者:
詹保国
戴艳萍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修养
中西绘画
气韵
笔触
-
描述:
笔触亦称笔法,是指画笔在画面上留下的痕迹;气韵是指作品中蕴含的生机、气势、节奏和意蕴。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为绘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掌握纯熟的绘画笔触,才能创作出气韵非凡的油画作品。
-
东汉名将班超——投笔从戎 英雄虎胆
-
作者:
戴艳丽
来源:
国防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汉时期
纪念
英雄事迹
班超
喀什市
汉名
将领
-
描述:
在今天西部边陲的新疆喀什市城区东南,距城中心约3公里处,有一座名叫盘橐城的公园,它是专为纪念东汉时期著名将领班超而修建的。园中那一座座浮雕,记述了这位1900多年前的著名将领立功西域、名垂千秋的英雄事迹。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1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班彪、兄长班固、妹妹班昭都是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我国二十四史中的《汉书》,就是他们花费数十年心血写成的。这样的家庭环境,使班超在早年有机会博览群书。但在班超30岁时,家庭突生厄运,其兄班固因“私修”国史《汉书》,被逮捕入狱。班超为替兄辨明冤屈,亲赴京都向汉明帝上书陈词,最终使兄长免罪获释。哥哥的遭遇使班超深感从事文字工作不仅难以大有作为,稍有不慎还可能获罪入狱。于是,他决定放弃父兄走过的道路,转而把目标定在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艰难而轰轰烈烈的事业上。当时,由于父亲已经去世,班超家境清贫。为了养家糊口,班超就替官府抄写文书,以获取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一天,他干完了活,投笔喟然长叹“: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表明了自己效命疆场,博...
-
油画
-
作者:
戴艳萍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技艺
描绘
人物
事物
方向性
男子
《逍遥游》
中国画
-
描述:
油画
-
油画
-
作者:
戴艳萍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技艺
描绘
人物
事物
方向性
男子
《逍遥游》
中国画
-
描述:
油画
-
戴艳萍油画作品
-
作者:
戴艳萍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威海市
硕士生导师
常务理事
协会会员
油画学会
油画作品
山东大学
艺术学院
-
描述:
戴艳萍油画作品
-
戴艳萍\油画作品
-
作者:
戴艳萍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
油画
-
描述:
戴艳萍\油画作品
-
戴艳萍油画作品
-
作者:
戴艳萍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
油画
-
描述:
戴艳萍油画作品
-
油画作品:(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
-
作者:
戴艳萍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背景
传统绘画
发展历程
运用
思考
表现形式
东西方绘画
中国画
线条
油画创作
-
描述:
油画作品:(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
-
戴艳萍/油画
-
作者:
戴艳萍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思考
基本规律
绘画
作品
艺术样式
笔触
风景写生教学
中国油画
油画教学
-
描述:
戴艳萍/油画
-
中国油画探析
-
作者:
戴艳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模仿
任重道远
借鉴
中国油画
-
描述:
作者就中国油画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中国油画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对中国油画目前的路子给予肯定,同时通过层层深入论述,总结性地提出了中国油画任重道远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