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谈掘进巷道过高冒区的施工
作者: 冀星忠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采空区   施工技术   隧道  
描述: 汾西矿业集团新柳煤业井下四盘区241107工作面运巷掘进过程中遇小煤窑破坏区,工作面迎头冒落至9#煤顶板高度9米,由于冒落高度较大给工作面的正常掘进造成很大的困难。根据现场情况队组研究决定暂停推进,从巷道迎头向垮落煤体注马丽散,从而增加煤体强度,控制了围岩的松散状态,改变煤体承载结构和受力状态,确保松散的煤体粘结成一体;同时在棚梁棚板上注罗克休形成人工假顶,确保高冒区掘进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施工。
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对当代油画创作产生的作用
作者: 刘忠国   来源: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民俗文化   作用   油画创作  
描述: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是当代油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的肥沃土壤。油画家只有不断汲取中国民俗文化的养分,在油画创作中融合民俗文化的精髓,体现出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油画艺术作品,方能立足世界油画之林。
蛤蟆坝 秋色诗篇 浓情美韵
作者: 史建忠   来源: 旅游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什克腾旗   白桦树   黄色的   湖水   草原   榆树   童话   白桦林   坝上   乌兰布  
描述: 金秋坝上,天高云淡、层林尽染,白桦林满树黄金、湖水湛蓝深邃,五彩山斑斓如画,延绵的山丘线条流畅舒展……一大早,我们从驻地驱车沿着通往克什克腾旗的柏油路前往乌兰布统草原深处的蛤蟆坝,汽车由低向高缓缓地爬行,一座座铺满红色和黄色的山包,红红火火,热烈得像过节一般,童话般地引导着我走向无尽的远方。猛然间一个点缀着榆树、桦树等林木的原始风貌村落呈现眼前,那是天然画卷的豪雄壮丽,那是秋色诗篇的浓情美韵,面对绚烂迷幻的色彩,即刻陶醉。
风语林音中的华君武
作者: 李忠   来源: 文化交流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竹   bamboo   咏竹   青雕   tried   顾启   黄岩翻簧   竹壁   浅刻   山重水复疑无路  
描述: 杭州是已故漫画家华君武老人的故乡。20131月11日,华君武漫画园落户西子湖畔,从此,华君武的漫画和微笑将永伴风语林音。漫画园由浮雕柱和浮雕碑组成。立于正中的四方形浮雕柱上端嵌入华君武的浮雕头像,两旁的浮雕碑刻有他的漫画代表作品12幅,其中4幅为杭州题材。
隧道窑用于石煤提钒的试验研究与工业实践
作者: 邢学永   宁顺明   刘建忠   蒙在吉   佘宗华   封志敏   来源: 矿冶工程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焙烧   隧道窑     石煤  
描述: 根据目前国内石煤提钒焙烧设备均不够成熟的状况,尝试利用隧道窑对湖北某石煤矿进行了无盐焙烧试验,并进行了工业试生产.与其它焙烧设备相比,隧道窑具有焙烧温度、时间、气氛容易控制,操作简单等优点.工业试生产结果表明,石煤发热量在1254~1672 kJ/kg、焙烧尾气中O2含量>12%,物料间距足够的情况下,焙烧后的石煤矿用稀酸浸出,钒浸出率最高可达88.6%,收效良好.
边界的移动与思想的聚焦——当前中国雕塑创作的新走向
作者: 马钦忠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发展需要   边界   城市空间   国际化   相互融合   创作   作品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描述: 上篇:边界的移动近十年来,中国当代雕塑发展的最大特征在于边界的移动。十多年前,中国当代雕塑可以划分为三个相互没有密切关系的领域:1.中国雕塑与外国雕塑的鲜明差异;2.学院雕塑与前卫雕塑的鲜明差异
责任风险与文化调侃——关于张德峰“景泰蓝”系列作品的思考
作者: 马钦忠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责任风险   惯例   景泰蓝   人与人   中央美术学院   思考   维纳斯   作品   社会心理   雕塑  
描述: 张德峰,1961年出生于北京。1984年—1989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并获学士学位,1993年—1996年获德国KAAD特别艺术奖学金,并在纽伦堡艺术学院雕塑研究生班学习。现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我们依靠惯例维持着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惯例提供给我们行为的具体方式和社会心理的认同;惯例以日常的习惯性的仿佛本来如此的程式规约着我们的生活内容和行为方式。我们不可能不信赖惯例,但我们不可能
身体的困惑——关于韦天瑜《新山海经》的评述
作者: 马钦忠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海经   中国建筑文化   综合艺术   美术学院   现当代艺术   澳大利亚   明尼苏达大学   学科建设   雕塑   师范大学  
描述: 韦天瑜,1956年4月生。1978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1982年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1年应邀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艺术系。2003年起担任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副主任,2004年任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副院长。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主任,兼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名誉教授,中国教育委员会美术专业委员会理事,华东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特聘理事,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理事等。
从审美角度谈陶瓷艺术的婉约美
作者: 刘晴   杨新忠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丽含蓄   婉约   陶瓷审美   素淡细腻  
描述: 以中国传统美学为引入点,由古至今,试图从"婉约"之美分析中国陶瓷艺术的美学特征。以釉色的素淡细腻和青花的清丽含蓄为例,阐述了这一美学特征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土壤,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现代陶瓷艺术与设计中的"婉约"之美。
取暖记忆的服饰
作者: 黄忠龙   来源: 朔方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七八   款式多样   大襟衣   大裆   布带   万乘之君   地白草   左衽   人从   毡袄  
描述: 皮袄服饰是一种文化,属于民俗范畴。服饰文化的开放包容与丰富内涵,表明了社会文明的进步程度。看到现代乡村五彩缤纷、款式多样的服饰世界,就让我感受到故乡生活的多姿多彩、靓丽明快,也让我想起童年时那种青一色的冷峻面孔和单调乏味的服饰表情。
< 1 2 3 ... 7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