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当代语境下纸作为雕塑材料的运用
作者: 龙忠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剪纸   当代语境   书籍雕塑  
描述: 当代艺术中,纸张作为雕塑媒介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在继承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的同时,艺术家们尝试将纸材料引入雕塑,同时以当代艺术的视域重新审视传统剪纸艺术。用当代艺术的理念和思考方式进行创作,挖掘传统材料的无限可能性,采用个性化的雕塑语言表达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关切。
当代语境下纸作为雕塑材料的运用
作者: 龙忠   来源: 大众文艺(上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剪纸   当代语境   书籍雕塑  
描述: 当代语境下纸作为雕塑材料的运用
浅谈光电景观照明系统设计
作者: 刘忠梅   刘春喜   来源: 中国照明电器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池组件   材料   光电景观照明系统   光源   工艺  
描述: 一直以来,景观雕塑被用作环境中的装饰物而存在,在环境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它的形式、位置以及数量的多少都对整个环境气氛的营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光电景观照明系统不同于普通景观雕塑,在造型设计上有其特殊性及设计局限性。主要从太阳能电池组件组合设计、材料的选择与加工工艺、光源选择等方面阐述其设计要点。
天靖山人画谱 邢全忠工笔菊花
作者: 邢全忠著   来源: 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菊花   中国   工笔花鸟画   现代  
描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鼎盛、云想衣裳花想容、胜似春光、佳色、清韵、冷艳、清则寿、霓裳舞姿动重阳、仙寿图、傲霜、傲立寒秋等。
弥勒发冠演变过程——从印度佛教初期到我国北魏时期
作者: 龙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瓣式冠   宝冠   摩尼珠   弥勒菩萨  
描述: 弥勒造像是弥勒信仰和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弥勒信仰的传播,弥勒菩萨发冠也随着时代、民族、地域和文化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本文以弥勒菩萨发冠的演变为出起点,探讨印度佛教早期到我国北魏时期弥勒菩萨发冠的演变过程。找出印度佛教早期犍陀罗、马图拉和笈多王朝弥勒菩萨发冠与中亚、西域和我国内地弥勒菩萨发冠的渊源关系,并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弥勒菩萨发冠的演变过程和独特的地区特征。
金边揽胜
作者: 王忠田   来源: 中国地名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寺内   罗敦   乌那隆寺   鸡蛋花   牛蹄   邻居们   大雨滂沱   番石榴   树花   一团团  
描述: 金边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在它宽阔整齐的街道两旁,枝叶茂盛的热带树木,浓荫夹道,绿叶蔽天。椰子、芒果、香蕉、龙眼、木瓜、菠萝蜜……各种果树,比比皆是,随处可见。五彩缤纷的鲜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凤凰花盛开时节,一簇簇,一团团,红彤彤,光灿灿,远远望去,就像一片升腾的火焰;叶片分成两瓣的紫荆花树(柬埔寨称为“牛蹄树”),花朵像一只只粉色蝴蝶,满树飞舞,常年不断;野番石榴树花白里透
虚实对比增强表现力
作者: 傅忠庆   来源: 中国报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尼康   透视原理   古徽州   古村落   虚实对比   中国民居   程村   快门速度   徽派   大光圈  
描述: 这幅《古村落的春天》是本人在石城程村拍摄。采用尼康D4,24—120mm镜头,光圈f/4,快门速度1/250s,手持拍摄。每年三月是江南古徽州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景色美不胜收。照片中白墙灰瓦、高低错落
岁月留痕
作者: 傅忠庆   来源: 中国报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转片   内蒙古草原   北京城区   快门线   《岁月留痕》   快门速度   童话世界   摄影爱好者  
描述: 《岁月留痕》是在坝上草原拍摄的。尼康F90×24-120mm镜头,柯达lOOVS,135反转片,光圈f/8,快门速度1/60s,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坝上草原是距北京城区最近的内蒙古草原,是摄影爱好者
画者明惠——邝明惠其人其画
作者: 钱来忠   来源: 现代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色   杜玛斯   绘画作品   画家   欧洲   爱情  
描述: "诗为心声,画乃心迹",艺术家作品的力量,是以个人之体验,传达人类共有的思想情感之精微广大,传达的是艺术家对人生、对自然的了悟。四川的美术创作实践活动,历来是全国美术创作实践的一块高地,无论是国画、油画、版画还是雕塑,一直以来,人才济济,名家辈出,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青年画家邝明惠,湖南人,自幼学书习画,因入伍从军来到天府之国。他性格内敛而阳光、敏锐而宽厚。与大多数人的想象不一样,二十余年的军旅生
云朵上的甘堡藏寨
作者: 彭忠富   来源: 环境经济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嘉绒   风吹草低见牛羊   奔腾不息   逐水草而居   杂谷脑河   四川话   藏人   五彩斑斓   野茫茫   冷兵器时代  
描述: 八月水草丰茂的时节,行走在阿坝高原,你会感到自己身心也变得纯澈起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景象并不是刺勒川的专利,在阿坝我们也能体味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空旷辽远。那些黑黑的牦牛随意地散布在广阔的草原上,吃草嬉戏亦或追逐,时光似乎一下子变得慢了起来。甚至你在公路上开车,也会蓦地有牦牛跳上路面来,不惊不诧地低头走过去,倒把我们吓出一身冷汗。印象中的藏人都是高原上的雄鹰,他们逐水草而居,五彩斑斓的帐篷在草地上星星点点。因此当我蓦然在理县县城附近杂谷脑河畔看见“甘堡藏寨”这四个字时,是颇为诧异的。甘堡自然是地名,而藏寨则说明了
< 1 2 3 4 5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