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刘志文、薛原、李健、彭程作品
作者: 刘志文   薛原   李健   彭程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冲突   新媒体   新闻记者   转型   传统媒体  
描述: 刘志文《穹》作品简介:设计灵感来源于《敕勒歌》“天似穹弯”,意为无限和永恒。薛原《畅游》瓷板画作品简介:综合装饰类瓷板画,用青花、颜色釉,来表现生命的多彩和乐趣。李建陶艺作品《寒武纪》作品简介:该作品运用拉坯成型,烧成后用高温色剂作颜料,并用较纯的颜色画出生命之初的热情和跳跃。
“工艺之美”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
作者: 刘志文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日用陶瓷   工艺美  
描述: 所谓工艺,既包含传统造型艺术,又包括现代生活日常器用,是一个技术、艺术与生活三者相互统一的美学范畴,也是社会历史、经济发展中对人和工具共同作用的概念界定,而日用陶瓷器物作为工艺范畴的一部分,上乘工艺技术美学,下启生活艺术哲学,是生活与艺术交互融合的产物。
艺术座标-从当代回视1980年代的雕塑、公众与空间
作者: 白适铭   吴顺令   李光裕   段存真   陈惠婷   黄声远   黎志文   吴品慧   庄洁   陈梦帆   来源: 雕塑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展   日治时期雕塑   陈夏雨  
描述: 艺术座标-从当代回视1980年代的雕塑、公众与空间
山水轨道
作者: 尹志文   陈雨露   彭长武   来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业课程   教学内容   学生   环境雕塑   工作室   苏州地区   专业技术   环境艺术   雕塑艺术   室内设计  
描述: 设计说明:场地呈W形,分为人为景观与自然景观两种模式。对于景观中的滨水广场、铁轨体验区与坡度景观用了面的组织方式表达,由不同的形状方式组成。第二层为线性体系,线性体系构成了全园的交通骨架,由一条流线型园路组成,一侧有半坡的挡土墙,以规整的乔木、灌木种植起到联系并统一全园的作用。第三层为点系统,点的体系由纸片雕塑构成。这些采用钢结构的构筑物给全园带来了节奏感和明确感。
中国白瓷和青花瓷的起源研究
作者: 罗宏杰   李伟东   鲁晓珂   孙新民   刘兰华   赵志文   郭木森   来源: 自然杂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冶窑   白河窑   白瓷   起源与发展   唐青花   统计分析  
描述: 在河南巩义白河窑址发现了迄今考古发掘时代最早的白瓷,同时在白河窑和黄冶窑晚唐地层中也发现了若干青花瓷残片,这是目前唯一在窑址发现的唐青花标本,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学意义。通过对白河窑北魏青瓷、北魏白瓷和唐代白瓷进行化学组成、烧成温度、显微结构、白度等一系列测试分析,并运用统计分析的手段对数据归纳处理,首次阐明了白瓷在河南巩义起源与发展的演变规律。另外,通过对白河窑和黄冶窑两个窑址出土的唐青花、唐代白瓷、唐三彩以及白釉蓝彩标本的综合测试分析,从科技角度揭示了唐代青花瓷产生所经历的"唐三彩—白釉蓝彩—唐青花"发展过程中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演变规律,为探讨青花瓷的起源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