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轮带式连铸机结晶器的流场
作者: 陈克   徐宝升   黄宏忠   田毅盛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曲壁   流场   轮带式连铸机  
描述: 利用k-ε紊流模型和水模型对结晶器流场进行了数值和物理模拟。结果表明:钢液对坯壳冲刷速度的最大值发生在结晶器入口附近回流区,其值达拉坯速度的2.52倍,并且流动模式不随拉坯速度变化。
国外连铸技术发展近况
作者: 徐宝升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钢水   中间罐   大方坯   连铸技术   轮带式连铸机   热送   结晶器   发展近况   出坯   盛钢桶  
描述: 近十年来,连续铸钢技术在国外发展很快。连铸比迅速上升。在提高质量,提高产量,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等各个方面都有较大发展。普遍采用了钢水的净化处理,革新了与轧钢联接的连铸后步工序。连铸技术也已广泛应用于特殊钢厂。还发展了几种设备结构简单,拉坯速度较高的新型连铸机。
连铸机辊子温度场和热应力研究
作者: 徐宝升   董绍华   来源: 冶金设备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铸机辊子   温度场和热应力   内冷   外冷  
描述: 连铸机的辊子是主要的工作部件,数量大、寿命短。由于断辊现象时有发生,破坏了连铸机作业的连续性,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现场调查结果表明,辊子断裂的直接原因是在拉坯过程中,辊子横截面内产生了非均匀分布的周期变化的温度场,由于内部材料之间相互约束,使各部分材料的热膨胀受到限制,从而产生了热应力;由于热应力水平很高,从而导致了辊子的断裂。要讨论辊子承受热应力的大小,首先必须对辊子横截面内的温度场进行分析计算。本文将用有限元法求解辊子温度场和热应力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
圆雕技法在寿山石人物雕刻中的运用探究
作者: 徐 宝   来源: 天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寿山石   圆雕技法   人物雕刻  
描述: 寿山石是自然界赐予的宝贝,经过雕刻家不懈努力,最终创建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寿山石雕艺术,这种艺术成为行业中的一朵奇葩。要体现寿山石的价值,除了该石自身具有价值外,雕刻技法是展示价值的重要措施。目前,雕刻
施用光合细菌对大棚作物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 张景节   张素平   李亚芹   徐波   刘宝亚   孙颖慧   来源: 河北农业科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棚作物   光合细菌   甜瓜   五彩椒   西红柿  
描述: 研究了在大棚作物"伊丽莎白"甜瓜、西班牙五彩椒和西班牙"卡依罗"西红柿的生产中施用光合细菌制剂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根灌和定期叶面喷施光合细菌之后,3种作物的生长势均优于对照组,产量分别增加862.5、10 965和9 712.5 kg/hm2,而且能够提高产品品质。在甜瓜的生产中,光合细菌可部分代替杀菌药物使用,并能使产品提前2 d上市。在大棚作物种植中施用光合细菌具有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和降低药残等功效,因而能够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新型燃气高温梭式窑的设计
作者: 马成良   叶方保   杨道媛   徐恩霞   武立云   郭宝琦   侯振东   来源: 耐火材料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排烟   燃烧系统   换热   梭式窑  
描述: 设计的 3m3燃气高温梭式窑在燃烧系统、换热及排烟系统采用了独特的新技术 ,使该窑具有燃烧和换热效率高 ,操作方便实用 ,总体费用低的优点
“农”字文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作者: 吴宝书   鲍淼   徐巨转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倍增效应   孕育发展   刘庄村   画院院长   书画院   余人   未来发展思路   王广   胶筒   巨野  
描述: 扛起锄头种田,拿起笔来作画;艺术对接市场,催生万名"农民画工"盛夏的巨野乡村,满眼是长势喜人的大豆玉米。一大早,家住巨野县独山镇王刘庄村的农民王广军就斜挎黑色塑胶圆筒,骑着摩托车赶往县书画院。黑色塑胶筒里装的,是他用五天时间画就的一幅八尺工笔牡丹。书画院工作人员孙凌芝鉴完画,给出了1000元的价格,并马上结账。在巨野,像王广军这样"扛起锄头种田,拿起笔来作画"、被称为"两栖农民画工"的从业者,已有一万余人。农民书画孕育发展40余年据巨野县书画院院长陈广超介绍,巨野农民搞绘画,虽有自汉代以来
材料在当代雕塑中的语言研究
作者: 杨雨朦   汪芷萱   乌媛媛   徐宝路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材料   审美   雕塑  
描述: 雕塑是依靠材料的存在而存在的,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观念下雕塑材料的运用是不一样的。在当代雕塑中,材料的运用和形式的探索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对材料和技术的拓展呈现出来的生机和活力极大的丰富了当代雕塑的表达方式。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