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吴为山艺术访谈 我以诗心为塑心
作者: 吴为山   徐振宇   隋林华   孙洁   来源: 收藏与投资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特色   艺术   文化传统   基础知识   中国   西方   雕塑家  
描述: 一、雕塑家《收藏与投资》:很多学者认为,今天所谓的“雕塑”,无论是在学院中作为基础知识来教授的对象,还是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形态,本质上都是来自西方文化传统或西方化现实语境的产物。可以说,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其中是微乎其微的。而您却将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东方精神的雕塑引入世界,并在传统雕塑的现代性转换方面做出了富有创新意义的实践,应该说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您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有没有一些特殊的标志性的阶段或事件促成?
诗意江南 意象云天——沈行工艺术访谈
作者: 徐振宇   隋林华   魏蕴然   来源: 收藏与投资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南   艺术   诗意   作品   意象  
描述: 《收藏与投资》:您八十年代创作的《小镇春深》曾入选了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也是大家想到江南,就会经常提起的一部作品,那咱们就从这部作品开始谈吧。沈行工:这幅《小镇春深》是在1984年创作的。这幅画最近还参加了由国家画院举办的中国油画国际巡展,现在正在法国巴黎展出,同时
“一个中国画家不可能每天画拿破仑” 刘伟冬艺术访谈录
作者: 刘伟冬   徐振宇   隋林华   来源: 收藏与投资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家   油画民族化   中国画家   教学研究   传统水墨画   中国美术史   个案研究   传统文化氛围   中国油画  
描述: 收藏与投资:刘先生,过去在教学研究方面,您主要偏向于中外美术史方面,尤其是中国美术史方面的一些个案研究成果,令人耳目一新。近年来,在写作之外,也经常在展览会上看到您的一些油画作品,题材多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的园林,令人印象深刻。由此我们想到您的艺术创作极具民族化倾向,您觉得“油画民族化”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否合理?刘伟冬:“油画民族化”确实是中国艺术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作为一个地道的舶来品,油画传入中国很早,在传入中国后,由于其丰富的表现力对中国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天,油画作为一个被广泛认同
周一清艺术访谈:版画会兴起,且一定会比想象中来得早
作者: 隋林华   孙洁   周一清   徐振宇   来源: 收藏与投资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画创作   版画艺术   绘画观念   当代版画   水印木刻   周一清   艺术语言   拱花   中国版画   创作版画  
描述: 收藏与投资:中国版画从版画本体由传统的复制木刻到现代的创作版画的转换,再到当代版画风格创新,曾经有过极其辉煌的过去,也曾发挥过一个画种所无法承受之重的特殊作用。而今相形于日益火爆的油画和极为普及而热闹的中国画,当年“国、油、版”三大画种并举的版画显得格外冷清。您觉得出现这种状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周一清:中国版画还是在发展,无论图式感还是绘画观念包括技法、材料,
润物细无声式的工笔涅槃 前南京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李强访谈
作者: 李强   徐振宇   隋林华   来源: 收藏与投资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强   工笔花鸟   西方绘画   副院长   山水画创作   书画院   工笔人物   写意画   创作激情   随类赋彩  
描述: 收藏与投资:李强老师,据了解您现在创作重心集中在工笔山水画上,我知道您曾经因为工笔花鸟被画院选拔为专职画家,而后您又专攻工笔人物,在此方面也取得了极佳成就。那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把兴趣和创作重心转到工笔山水画上的?您转变的契机和原因是什么呢?李强:大约七、八年前开始画工笔山水。在大学里的课程以人物为主,所以毕业后的创作都以人物画为主。在创作人物画的过程中总感觉人物画对自己的创作思路束缚较大,自己心中的创作激情在人物画里并不能够得到充分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