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制备硅酸锆薄膜
作者: 查剑锐   陈婷   江伟辉   刘健敏   张筱君   胡庆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pH值   硅酸锆   抗腐蚀性   薄膜   溶胶   凝胶法  
描述: 的稳定性并通过FT-IR研究了溶胶水解缩聚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酸催化和回流工艺,采用HNO3调节pH值至1时,可以有效缓解正硅酸乙酯的快速水解缩聚,制备出均匀稳定的硅酸锆溶胶,经提拉镀膜、900℃煅烧0.5 h得到致密光滑的硅酸锆薄膜,能够有效防止NaOH强碱溶液对单晶硅片基底的腐蚀。
复合包裹法制备C@SiO2@ZrSiO4黑色色料的研究
作者: 张筱君   陈婷   江伟辉   刘健敏   查剑锐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硅酸锆   复合包裹法   炭黑   黑色料  
描述: 采用四氯化锆、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色素炭黑为着色剂,LiF为矿化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为分散剂,通过复合包裹法制备了C@SiO2@ZrSiO4黑色包裹色料。运用FTIR、XRD、CIE-L*a*b*色度仪和TEM研究了ZrSiO4用量、合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硅酸锆合成及色料色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炭黑颗粒先后被SiO2层和ZrSiO4层包覆,SiO2层有利于炭黑与ZrSiO4的结合。ZrSiO4/C摩尔比为0.85时最适合制备ZrSiO4包覆层,较低的比率会影响硅酸锆的合成,导致杂质相ZrO2和SiO2出现;大于该比率则会导致ZrSiO4包裹层过厚,同样不利于色料发色。此外,热处理制度对色度有明显影响,经氮气气氛1000℃热处理2 h,空气气氛800℃热处理2 h后,合成的C@SiO2@ZrSiO4黑色包裹色料的色度值为L*=52.37,a*=0.90,b*=2.77。
沉淀法和NHSG法制备钛酸钡纳米粉体的对比研究
作者: 邵志鹏   江伟辉   冯果   刘健敏   苗立峰   张权   吴倩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纳米粉体   非水解溶胶   钛酸钡   Ti异质键合   沉淀法   凝胶法   Ba   O  
描述: 以乙酸钡和钛酸丁酯为原料,分别采用沉淀法和非水解溶胶-凝胶(NHSG)法制备钛酸钡纳米粉体,利用DTA-TG,XRD、FT-IR以及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钛酸钡的物相转变过程,探讨了两种方法不同的微观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沉淀法,以去离子水和乙醇为复合溶剂,乙酰丙酮为螯合剂,尿素为沉淀剂,能够在750℃下制备出钛酸钡纳米粉体,并且红外测试表明沉淀物中有Ti-OH的振动峰位和CO32-的特征峰位;采用NHSG法,以丙三醇为单一溶剂,能够在650℃下合成钛酸钡纳米粉体;与沉淀法合成钛酸钡的反应过程不同,NHSG法合成钛酸钡是由于先发生脱酯反应,形成Ba-O-Ti异质键合,然后直接晶化成钛酸钡,这是NHSG法能够低温合成钛酸钡纳米粉体的原因。
辊道窑内陶瓷制品烧成过程动态热响应特性的数值模拟
作者: 张任平   孙健   汪和平   冯青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辊道窑   热响应   烧成   陶瓷制品  
描述: 陶瓷制品在辊道窑的烧成过程的温度变化直接影响到出窑的产品质量。本文建立了陶瓷制品烧成过程的流体动力学和传热特性的理论模型,基于CFD商用软件Fluent的动网格技术进行了数值求解,得到了陶瓷制品烧成过程的动态热响应特性。研究表明:陶瓷制品在烧成带加热的初期,温度在不断升高,制品前部温度变化快于制品后部的温度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品本身的温度差别越来越小。燃烧器喷出烟气的速度越大,制品被加热的速度越快,制品受热引起的温度不均匀性越小。
YSZ中空纤维陶瓷超滤膜制备及其处理重金属离子污染废水的研究
作者: 张小珍   索帅锋   江瑜华   胡学兵   邱文臣   周健儿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   重金属离子   相转化法   中空纤维陶瓷膜   超滤  
描述: 以不同粒径的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粉体混合物为原料,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中空纤维陶瓷超滤膜,并将其应用于聚合物强化超滤处理重金属离子污染废水,研究了聚丙烯酸钠/金属离子质量浓度比(S/M)对超滤膜的重金属离子分离性能的影响。经1340-1380℃保温2 h烧成,可制备出渗透性好、抗弯强度高的YSZ中空纤维陶瓷超滤膜。制备的膜呈多孔非对称结构,由内外多孔皮层和内部大的指孔层构成。采用1340℃保温2 h烧成制备的样品进行聚合物强化超滤实验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S/M比值,中空纤维超滤膜对Cd2+离子的截留率和渗透通量分别可达到96.2%和0.25 m3/(m2·h·bar),对Ni2+和Cu2+的截留率也分别可达到92.6%和94.5%。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铝超细粉体的研究
作者: 周童庆   陈婷   江伟辉   刘健敏   张筱君   苗立锋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水解溶胶   复合溶剂   超细粉体   氧化铝   凝胶法  
描述: 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铝超细粉体,运用DTA-TG、XRD、TEM等测试手段研究单一溶剂种类、复合溶剂种类、分散剂用量等工艺参数对α-Al2O3粉体合成与分散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一溶剂丙三醇对提高粉体的分散性有一定的作用;复合溶剂对反应前驱体有较好的溶解性,包含丙三醇的复合溶剂均对抑制粉体的团聚有明显的效果;添加少量的分散剂PEG对提高粉体的分散性效果不明显,而添加过多的分散剂使得粉体颗粒又重新团聚;以异丙醇和丙三醇为复合溶剂,煅烧温度为1100℃,添加3wt.%的PEG600能制备出分散性良好的α-Al2O3超细粉体。
无水醋酸镁的加入时机对非水解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镁稳定化钛酸铝的影响
作者: 冯果   江伟辉     刘健敏   张权   胡紫   苗立峰   吴倩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钛酸铝   镁稳定化   非水解溶胶   加入时机   热膨胀系数   凝胶法  
描述: 本文以无水三氯化铝和四氯化钛为前驱体,以无水乙醇为氧供体,以无水醋酸镁为稳定剂,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镁稳定钛酸铝粉体。运用XRD、FT-IR和热膨胀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无水醋酸镁的加入时机对钛酸铝低温合成效果和稳定化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无水醋酸镁的稳定机理。结果表明:无水醋酸镁在铝、钛前驱体发生缩聚反应之前引入不仅不利于钛酸铝的低温稳定化,也大大影响了钛酸铝的低温合成。在铝、钛前驱体发生缩聚反应之后引入时,无水醋酸镁能与铝、钛前驱体缩聚产物进一步发生脱酯缩聚反应形成异质键合,这确保镁能在750℃低温进入钛酸铝晶格形成固溶体,从而提高其热稳定性能。
两种低温制备钛酸铝薄膜方法的溶胶-凝胶转变过程对比研究
作者: 冯果   包义   江伟辉   刘健敏   张权   吴倩   苗立锋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钛酸铝   非水解溶胶   薄膜   凝胶转变过程   柠檬酸辅助溶胶   溶胶   凝胶法  
描述: 本文分别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和柠檬酸辅助溶胶-凝胶法于750℃在碳化硅基片上制备了钛酸铝薄膜。借助XRD和FE-SEM对制得的薄膜进行了表征,借助FT-IR对两种钛酸铝薄膜制备工艺的溶胶-凝胶转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和柠檬酸辅助溶胶-凝胶法均能于750℃低温在碳化硅基片上制备出均匀、致密、无缺陷的钛酸铝薄膜。非水解溶胶-凝胶工艺的溶胶-凝胶转变过程为:无水三氯化铝和四氯化钛与醇反应生成氯代铝醇盐和氯代钛醇盐,并形成溶胶,两者再在薄膜的110℃干燥的过程中发生非水解缩聚反应转变为含Al-O-Ti键合的凝胶。柠檬酸辅助溶胶-凝胶工艺的溶胶-凝胶转变过程为:铝、钛前驱体在柠檬酸的抑制作用下,先分别水解至中间产物的极性不足以进一步水解,并形成溶胶,水解中间产物再在薄膜110℃干燥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生非水解缩聚反应转变为含Al-O-Ti键合的凝胶。
配体对水相-锅法制备Cu-In-Zn-S量子点的影响
作者: 徐彦乔   陈婷   江莞   江伟辉   胡晓博   张筱君   刘健敏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光   量子点   配体   水相  
描述: 以谷胱甘肽(GSH)和柠檬酸钠(SC)为双配体,采用“一锅法”在水相中制备Cu—In-Zn-S(CIZS)四元合金量子点。分别研究了GSH和SC两种配体的添加量对CIZS量子点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能的影响。利用XRD、TEM和荧光发射谱分别对所制备量子点的物相、显微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采用FT—IR和Raman光谱分别分析了配体与量子点的结合机理以及量子点的相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当GSH/Cu+=5时,发生了In2S3相分离现象,通过进一步增加GSH用量可以抑制相分离现象发生。同时,随着GSH或SC添加量的增加,CIZS量子点团聚长大,其粒径由2am增加到4am左右,因此造成了PL谱的红移。FT-IR结果表明GSH和SC主要分别由-SH、州HR和—C—O-基团与量子点配位;Raman光谱证实了CIZS量子点中黄铜矿(CH)结构与铜金(CA)有序结构共存。
配体对水相一锅法制备Cu-In-Zn-S量子点的影响
作者: 徐彦乔   陈婷   江莞   江伟辉   胡晓博   张筱君   刘健敏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光   量子点   配体   水相  
描述: 以谷胱甘肽(GSH)和柠檬酸钠(SC)为双配体,采用“一锅法”在水相中制备Cu–In–Zn–S(CIZS)四元合金量子点。分别研究了GSH和SC两种配体的添加量对CIZS量子点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能的影响。利用XRD、TEM和荧光发射谱分别对所制备量子点的物相、显微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采用FT-IR和Raman光谱分别分析了配体与量子点的结合机理以及量子点的相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当GSH/Cu+=5时,发生了In2S3相分离现象,通过进一步增加GSH用量可以抑制相分离现象发生。同时,随着GSH或SC添加量的增加,CIZS量子点团聚长大,其粒径由2 nm增加到4 nm左右,因此造成了PL谱的红移。FT-IR结果表明GSH和SC主要分别由–SH、–NHR和–C–O–基团与量子点配位;Raman光谱证实了CIZS量子点中黄铜矿(CH)结构与铜金(CA)有序结构共存。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