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璃的烧孔光谱学
-
作者:
张苹
来源:
物理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孔
光谱学
非均匀增宽
-
描述:
人造玻璃的历史要追溯到古埃及时期,世界上第一个玻璃容器诞生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随后在古罗马就有各种精美的玻璃制品问世.从此,玻璃及由它制成的器皿被人类所喜爱. 玻璃有两个特性.第一,玻璃的化学性质具有大的宽容度.比如纯净砂粒的熔点,通过加进各种金属氧化物可由 1400℃以上降到600-700℃.玻璃是物质的非平衡态,它是一种过冷液体.利用一些添加剂,这种过冷液体就固化成一种透明而美丽的我们称之为玻璃的物质.对它进行切割、打磨等工艺后,它就象石英晶体一样.第二,玻璃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那是因为当它熔化时加进了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的缘故.例如,加氧化镍,它呈紫色;如氧化钴,呈蓝色;加氧化铁,呈蓝绿色或黄色.这决定于铁的氧化程度.事实上,由于铁的不纯净,普通玻璃都有绿的色泽. 如果玻璃对某些频率的光没有吸收的话,它表现出各向同性,不散射光,只透射光.然而在一个很精细的尺度上,比如几个纳米的原子、分子尺度,玻璃却表现出严重的各向异性.在晶休中,对任何一个原子或分子,在一定的距离,它都拥有数目一定的相邻原子或分子,而在玻璃中只能对邻近的原子作出统计分布,所以对玻璃体中的一个原子或分子只能大概地给出其近邻的位置.这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