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王怀庆 不失重,但是能飞翔
作者: 张纳   来源: 北京青年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原则   立体感   国际   时尚设计   互见   流行   小尺寸   设计效果   包袋   外观效果   饰件   虚拟   手工制作   裁剪   浮雕效果   色泽   形状  
描述: 王怀庆很小就失去了父母,本该酣畅淋漓的青春期,他是在沉闷抑郁中度过的。早年他画传统的油画,画女儿拿着糖葫芦,画夫人的肖像,画坐在窗前的猫。因为年代的久远,如今再看画面已经泛黄,但彼时的情趣、爱情、追求都在里面。 先生成长的年代是人性被打杀被压抑的年代,所以后来有了作品《故园》,四周全是黑暗,一个狭窄的通道连着光明,那是被抽象了的门、砖、房子、庭院…… 问先生,那是你的家么?答曰:那是精神家园吧。 那幅作品来自他对鲁迅故居的探访,他说那是影响他一生的房子,“那么封闭的宅子,封建又庄严,它和北方的建筑那么不同,但是心理空问和行为空问又是那么相近。你仔细看局部,窗子、柱子、墙壁又是温蓉和柔软的,那梁、斗拱充满了智慧和聪明,同时也冷峻残酷”。 那是被挟制的时间阶段吧,他们起居就是在那样的陋室,其中有幸运或者不幸,但这是个隔离了外界的庇护所,人要跨越到外面才能看到光明。 “我想。进出。只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进’,人已在园外。‘出’,人正在园中。对。故园。而言,艺术家应该是个多次’进出’往复,来往自由的行者。”王怀庆说。 王怀庆在43岁那年去了美国,这就是“出”了。
刘芳 巴黎为我打开另外一扇门
作者: 张纳   来源: 北京青年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原则   立体感   国际   时尚设计   互见   流行   小尺寸   设计效果   包袋   外观效果   饰件   虚拟   手工制作   裁剪   浮雕效果   色泽   形状  
描述: 刘芳说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巴黎,其实是开启了另外一扇门,它会告诉人们有另外一条路,对中国的设计师来说那是一个试水的过程,中国设计师已经站在了国际的平台,得到了最高端人的肯定并得到了很多的信心,“表达的目的就在于和观者的交流,我希望觅到知音,这会成为鼓励人的动力。我会为推开门之后怎样走这条路做准备”。 BQ=《北京青年》周刊 L=刘芳 BQ:你带着哪些作品去了巴黎? L:我带的系列和主题是最近一直在研究的一个方向,那是我的一个大系列,一个阶段以来我一直在做的,主题是穿越,主要是呈现一个探索的过程,可能是建筑,羊绒针织两个方向的结合,羊绒针织一直以来都是我的主题。 针织通常给人的感觉是单调呆板,我呈现出来的比较坚硬,因为我使用了特殊的设计手法,让柔软的纱线呈现出建筑和雕塑感,表现出3D的外观,我设计的衣服会给人很强烈的冲击力,是风格的穿越,解构后现代的风格,我的骨子里面对古典美有天生的喜爱。 后现代的先锋和古典是矛盾的,我想把它们揉在一起,形成视觉的张力和新的外观,我给它的定义是新古典主义。 在巴黎比较兴奋的事情是我的作品,正面、侧面都呈现出不同的东西给人意外的惊喜,我的设计会给人一些惊喜,轮廓上独特,这是我一直追求的表现方式。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