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张璐诗】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铅华褪尽,爱丁堡细节
-
作者:
张璐诗
来源:
名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北气候
淮河两岸
可从
主题雕塑
冷色调
地理分界
中间位置
感观
-
描述:
爱丁堡火车站前的大钟故意拨快了三分钟,好让时间观念不强的乘客能赶上车。而没有艺术节的爱丁堡是不需赶时间逛的。 爱丁堡皇家大道的大教堂里,浮雕上的斯蒂文森,左手拿一叠信纸,右手握鹅毛笔,但怎么看都有点别扭。苏格兰国立博物馆的尼克拉斯道出了“秘密”:鹅毛笔所在,原本是一支烟,但由于是教堂,需要讲求“道德正确”。经“作家博物馆”拾级走上Lady Stair’s里弄时要经过“作家小道”,也就是篆刻在石板路上苏格兰骚客文人的爱国颂歌。我打心底里喜欢斯蒂文森这句:“没有哪颗星辰比爱丁堡的街灯更亮”。 这些掖藏在不显眼处的纹路、细节,只有在热闹作鸟兽散状后,爱丁堡现出了慢悠和宁静,这才是真正的爱丁堡城。 9月艺术节尾声时一场烟花宴过后,正对爱丁堡城堡的购物主干道“太子道”全线封路,未来一年内要引进新型无轨电车。城里的当地人不出意料地怨声载道,但这无碍爱丁堡城与自然的亲近无间:购物新城与不经雕琢的奇险山岩只隔一道窄马路。 在一片灰色乔治亚厚砖占满视野的城内,现代建筑显然不是爱丁堡的强项,不过有一处例外。尚属城中心范围内的兰茜花园曲径通幽,这里是19世纪末爱丁堡城市建筑的新设计典范,16幢积木一样形态各异的公寓楼,至今是城内“现代建筑”的典范。
-
海德堡,暖秋与诗意
-
作者:
张璐诗
来源:
名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北气候
淮河两岸
可从
主题雕塑
冷色调
地理分界
中间位置
感观
-
描述:
欧洲冬令时开始了一周,五点开始日落。“似是神的差遣/一股魔力挟持我踏上此桥/我在上面漫步/在此群山之间/我被迷人的远方照耀”—荷尔德林致海德堡古石桥的诗句。在这18世纪九孔石桥上日日来回,隐约感觉布拉格的查理大桥像是它的平衡宇宙,两岸都有层叠如积木的中世纪塔楼、如结婚蛋糕的黑森林植被,以及平滑凉爽的石板路,教堂几许。只是对岸山林层染间的“哲学家小道”,有着游客络绎的布拉格所缺少的沉静。 布拉格降生过卡夫卡,在海德堡居然也撞见了《审判》剧海报,与一街黄叶萧飒于购物大街旁。连卡夫卡都有了,在莱茵河畔、德国最暖和的城市里晒晒11月的阳光就好,不必往北去自寻东欧俗套的“欧洲客厅”。俗套与拘谨,海德堡都有。 还有科技与诗意的并存。一出火车站,你就会看见用不锈钢铸就的13米雕塑“印刷宝马”,立于10年前开办的海德堡印刷媒体学院跟前。学院玻璃幕墙内竖着一幅摄影展的巨型海报,标语就是诗:“双眼是寂寞的猎手”。意象明灭:捕捉秋天精髓,海德堡是个在行的城市。 看过海德堡春夏秋的模样,还是秋天氛围最浓。落叶在半空也在满地打转,内卡河畔氧气充分,黑森林植被所形成赤橙黄绿顶的山丘,几乎要压到马路和人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