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长沙窑瓷器上的佛塔装饰
作者: 张海军   来源: 大众考古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塔   1998年   邢窑白瓷   海上丝绸之路   长沙窑   越窑青瓷   装饰   瓷器  
描述: 作为一座以外销为导向的窑场,长沙窑从一开始便主动吸收国内外各种优秀文化,将其中的特色元素运用到瓷器装饰中,佛教文化便是其装饰的来源之一,其中比较有特色的当属在瓷器上通过釉下彩绘或模印贴花技法装饰佛塔纹。
浅谈唐代长沙窑茶具
作者: 张海军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瓷窑场   茶具   玉璧底   长沙窑   唐代   造型   釉下彩   饮茶   世纪初   湖南省长沙市  
描述: 长沙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故又名铜官窑,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长沙窑是在湘阴窑基础上烧造的,兴起年代有多种说法,其中以湖南省博物馆李建毛副馆长的提法较为恰当,他经过研究认为:"长沙窑兴起于八世纪末至九世纪初叶较为适当,这一时间与长沙窑瓷上的绝对纪年以及纪年墓中出土的长沙窑瓷是吻合的。"长沙窑产品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它的釉下彩装饰,其装饰内容包括书法、绘画等等,而除了这一点之外,其能够屹立于唐代"南青北白"陶瓷大环境中,还应归功于它的造型多样化,这其中就包括茶具。由于长沙窑在唐代陆羽所写的《茶经》中没有明确记载,所以人们对它的茶具并没有太多的认知。自
从长沙窑瓷上的诗词题记谈唐代的饮酒习俗
作者: 张海军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史   远销海外   羽觞   陶瓷之路   底径   青釉   五言   褐彩   釉下彩   假圈足  
描述: 长沙窑是唐代著名陶瓷窑口,其窑址位于今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附近。长沙窑以烧造日用陶瓷为主,其产品不仅在国内有广泛的市场,而且通过"海上陶瓷之路"远销海外。虽然长沙窑不见于文献明确记载,但大量事实证明了其在我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长沙窑的产品以釉下彩和诗文题记装饰为世人所叹,其中在瓷器上书写诗文题记更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首创之举。在这些诗文题记中,以体例而言,常见的多为五言诗文,也有七言诗,并伴有一定数量的题记;以内容而言,主要包括劝学、爱情、应酬、思念以及酒饮等,其中与酒相关的诗文题记在长沙窑瓷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黑石号”沉船有关问题再研究
作者: 张海军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邢窑白瓷   黑石   勿里洞岛   室利佛逝   金银器   越窑   石渚   白釉绿彩   中国唐代   爪哇海  
描述: 德国打捞公司1998年在印尼爪哇海峡勿里洞岛水域发现了一艘沉没的唐代船只,沉船附近有一块巨型黑礁石,这或许就是船只沉没的原因,因此沉船被称为"黑石号"。沉船上发现了中国唐代瓷器、金银器及铜镜等各类文物6万多件,其中瓷器占绝大多数,包括56500多件长沙窑瓷器、300多件邢窑白瓷、200余件越窑青瓷、200多件白釉绿彩瓷器,此外还有3件完整的唐代青花瓷。由于沉船整体淹没在海泥中,
耽搁:刘港顺创作个案分析
作者: 张海涛   来源: 缤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湖北黄石   自我情绪   文艺青年   文化情结   油画专业   当代化   湖北美术学院   社会消费  
描述: 刘港顺1963年生于湖北黄石198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现居北京港顺作品里没有直接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消费的符号特征,但透露出一代文艺青年对理想的文化情结的追忆,到近期他的作品又更多转入自我生存的体悟和寓言化。这类作品不仅是私密自我情绪的表达,更多是个人对永恒、积极的价值观的当代化转换。
太阳花
作者: 张海乐   来源: 中文自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就这样   五年级   百看不厌   上海市长宁区   乌云密布  
描述: 瞧!那一朵朵小巧玲珑的太阳花,正迎着灿烂的阳光露出自己甜蜜的笑脸。它们虽小,但都是一个个顽强的生命。太阳花虽然香气不浓,但颜色却五彩缤纷:紫的高贵优雅,红的娇艳大方,粉的朴素典雅……朵朵都让人百看不厌,美丽极了!太阳花开起来一朵紧挨着一朵,远远望去,各色的太阳花就像一幅巨大的彩图,在太阳的照耀下,显得金光闪闪。你可曾想过,这小小的太阳花会有顽强的生命力吗?
建筑瓷砖烧成缺陷监测预报专家系统的初探
作者: 刘海芳   李法松   张海荣   胡国林   来源: 山东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信度   瓷砖   专家系统   监测   烧成缺陷  
描述: 本文对专家系统用于辊道窑焙烧建筑瓷砖工况监测进行了探索,采用基于可信度的带有阈值的不确定推理方法,建立了一个建筑瓷砖烧成缺陷监测预报仿真专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及时预报建筑瓷砖某些烧成缺陷的产生。
天光云水一色 西湖碧波映月:简析“三潭印月壶”的创新理念与艺术特征
作者: 张海平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新理念   题材   艺术特征   工艺技法   三潭印月壶  
描述: 游览西湖美景,饱赏自然风光,将西湖十景之一“三潭印月”的美景通过壶艺形式在紫砂壶上生动地表现出来。“三潭印月壶”注重题材的选取,以“联想组合型”理念作为创意路径,运用光器、绞泥、雕塑与镶嵌等工艺技法,呈现出模仿自然、又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
我之小画心路
作者: 张海虹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造型要求   主题性   油画家   心象   画心   印象主义   画中   林风眠   绘画创作  
描述: 古人李成"弄笔自适",董其昌"寄乐于画"。他们自在淋漓尽致地挥洒着自己的激情,如画些小画,时间不长,立见收获,心中便是喜悦。近来我也尝试着画些小画,作小画不那么拘谨,可以信手拈来,笔随性走,精神上非常放松,即使失败了也不那么痛心。尝试画小画的目的是以小见大,通过小画来继续对大画的探索,研究如何把小画的笔意移入油画之中。这也是主观感受探索的延续,可以尝试更多的可能性。这也起到放松精神的作用,既可以消除长时间作大幅绘画带来的疲劳,又可以摆脱严格造型要求带来的紧张。20世纪中叶,我国不少油画家在主题性绘画创作之余,也喜欢作些小幅水彩、油画,以一种非常放松的心态摸索物象的形色关系,不但创作出优秀
略谈长沙窑出土的纪年瓷
作者: 张海军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史   李群玉   湘阴窑   咸通   石渚   釉下彩   焰红   晚唐诗人   考古调查   祝融  
描述: 晚唐诗人李群玉在《石渚》中云:"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回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诗名中的"石渚"是为今长沙窑所处之石渚湖一带,而整篇诗文则描绘了长沙窑兴盛时期的概况,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首明确记载长沙窑的诗词。根据考古调查和发掘得知,长沙窑是在湘阴窑基础上烧造的,兴起于8世纪末至9世纪初叶,盛于晚唐,衰落于五代。长沙窑的产品以釉下彩和诗文题记装饰为世人所叹,其中在瓷器上书写诗文题记更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首创之举。在这些诗文题记中,常见的多是诗西和谚语,除此之外,还有少部分具有纪年性质的文字,这些文字对研究长沙窑的兴起及衰落时间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湖南省博物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