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略论当下女性油画的独特视角及其价值
作者: 张天娇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笔触   皴法  
描述: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油画艺术是20世纪90年代的新生物,在父权制社会体系中,女性总是以男性的审美尺度为标准,没有产生对自身性别认知的自觉意识,找不到自己的艺术方向,难以凸显出鲜明的女性特征。90年代以后,中国女性油画开始了追求女性价值和女性艺术价值的实践,呈现出不同于男性艺术家的独特视角——不再以男人的标准和程式去画画,建立起了一种对自身认同的自觉意识,并且开始从性别差异中去发现自身的价值。
中国艺术市场距离“世界级”还有多远?(下)
作者: 张天羽   杨列   武文龙   辛欣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收藏   世界级   艺术市场   中国艺术   艺术家   初级阶段   艺术品   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   拍卖市场  
描述: 天价、纪录、资本、元青花、黄庭坚、张大千、乾隆粉彩、亿元时代、印象派大师……中国艺术市场在20年内完成了欧美市场一个世纪的历程,2010年续写写神话势头不减,"世界投资中国,中国投资艺术",高出镜率、回报率、关注率、市场占有率,中国艺术市场在2010年风光无限,一时间早已将2007年被世界艺术市场热钱当成牺牲品的垫脚石的"屈辱"经历忘得一干二净,中国艺术市场貌似面对的已经不再是成熟与否的问题,而是能否傲然屹立世界之巅的问题。我们是"世界级"了吗?我们成为焦点了吗?如果抛开这些惹眼的关键词不谈,单就我们的组成结构、内在规律、运营模式、规范程度等最基本的基石而言,结论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中国艺术市场正处于,并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即便如此,在我们如是风光之后,在世界如是关注之后,在一切利好都涌向艺术市场之后,中国艺术市场的特点和优势,症结和隐患究竟在哪儿,我们应该何样的发展方向,我们距离"世界级"究竟还有多远?
中国艺术市场距离“世界级”还有多远?
作者: 张天羽   杨列   武文龙   康春娟   刚罡   辛欣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经济   西方艺术   时代   世界级   艺术市场   中国艺术   印象派   初级阶段   艺术品市场   运营模式  
描述: 天价、纪录、资本、元青花、黄庭坚、张大千、乾隆粉彩、亿元时代、印象派大师……中国艺术市场在20年内完成了欧美市场一个世纪的历程,2010年续写神话势头不减,"世界投资中国,中国投资艺术",高出镜率、回报率、关注率、市场占有率,中国艺术市场在2010年风光无限,一时间早已将2007年被世界艺术市场热钱当成牺牲品的垫脚石的"屈辱"经历忘得一干二净,中国艺术市场貌似面对的已经不再是成熟与否的问题,而是能否傲然屹立世界之巅的问题。然而我们真的已经是"世界级"了吗?我们真的已然成为焦点了吗?抛开这些惹眼的关键词不谈,单就我们的组成结构、内在规律、运营模式、规范程度等最基本的基石而言,结论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中国艺术市场正处于,并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即便如此,在我们如是风光之后,在世界如是被关注之后,在一切利好都涌向艺术市场之后,中国艺术市场的特点和优势,症结和隐患究竟在哪儿,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发展方向——我们距离"世界级"究竟还有多远?
略论当下女性油画的独特视角及其价值
作者: 张天娇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特性   女性油画   价值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女性油画艺术呈现出一种不同于男性的独特视角。作为一种新的美术现象,它有着独立的美学品格。男女在心理和生理层面存在的差异,使女性与男性在绘画的思维方式、表现内容、表现主题及表现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同。本文力图在女性油画艺术整体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艺术视角独特性的分析,揭示出女性绘画在油画艺术发展中的意义。
四川唐代刻划花彩绘大盆考
作者: 张天琚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绘   瓷窑   刻划花   五代   四川   唐代   釉下彩   琉璃厂   装饰   唐宋时期  
描述: 在中国陶瓷史上,唐宋时期四川各地的瓷窑将胎装饰(刻、划、剔、堆、贴、雕、塑、模印等)和釉装饰、高温彩绘和低温彩绘、釉下彩绘和釉上彩绘集瓷器于一身,表现是很突出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唐至五代时期,地
艺术空间
作者: 张天鹏   来源: 中国电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梯工业   美术设计   电梯装潢   设计工作   美术学院   艺术空间   电梯轿厢   工会工作  
描述: 上海市申迅电梯装潢有限公司顾问,于50年代在浙江美术学院接受过专业的绘画学习.做过企业的政工及工会工作。热爱电梯事业.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以电梯工业为题材的版画作品.曾获得过省市和全国奖.除此外还涉足油画创作.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工业美术设计协会会员。80年代起在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从事专业的电梯轿厢设计工作。30年的电梯装潢设计.给国内电梯装潢业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迷雾中的宋广元窑黑釉瓷
作者: 张天琚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施釉   光洁度   灰白色   馒头窑   四川   黑釉瓷   化妆土   建窑   巴蜀地区   广元  
描述: 唐宋时期,巴蜀地区有不少瓷窑烧造黑釉瓷,如邛窑、涂山窑、金凤窑、西坝窑等,但就黑釉品种而言,要数广元窑为多。 历史上,连接巴蜀和陕西、中原的道路主要是剑门道(又称金牛道、石牛道),广元是必经之地。广元在嘉陵江边,顺江而下可通长江,嘉陵江和长江又把广元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联结起来。广元的特殊交通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是古代巴蜀与外地区人口流动、迁徙的交汇点。四川曾是南宋抗击金、蒙古入侵的大后方和最后的根据地,其间各地曾有大量人口进入巴蜀,随之传入的陶瓷烧造技艺与巴蜀本土工艺互相交流和融合,这在广元窑黑釉瓷生产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四川省博物馆王家佑先生根据在广元窑址上收集的品种繁多的瓷片推测,这个古窑可能烧过或交流过与四川邛窑、大邑窑、川东窑类似的产品,“甚至远远的钧窑、越窑的釉彩与技术”。重庆陈丽琼女士也专门论述过广元窑不同瓷器品种与北方陕西、山西、河南和南方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古瓷的相似与相同点。 由于民国时期修筑川陕公路以及20世纪50年代在川陕公路对面修建宝成铁路,都经过了广元窑遗址地区,使埋藏文物遭到损毁,精美器物更是罕见。考古工作者在1953年、1976年、1978年对广元窑进行过调查、试掘和清理,基本摸清了广元窑的基本面貌与烧造历史。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