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Al复合材料连铸直接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
作者:
刘新华
付华栋
何兴群
付新彤
江燕青
谢建新
来源:
金属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Cu
连铸复合成形
温度场
数值模拟
Al复合材料
-
描述:
建立了Cu-Al复合材料连铸成形的数值模拟模型,确定了模型的边界条件,提出了复合过程处理和结果评价方法。通过与部分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以铜包铝棒坯立式连铸和Cu-Al复合板坯水平连铸过程为例,采用Pro CAST软件对其稳态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各工艺参数对连铸过程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范围,并结合模拟的参数进行相应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工作建立的连铸复合模型、确定的边界条件、提出的复合过程处理和结果评价方法合理,可有效用于连铸复合成形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制备横断面为100 mm×100 mm、Cu包覆层厚度(4~10 mm)的铜包铝棒坯可行的连铸工艺参数为:Cu液温度1250℃,Al液温度750℃,结晶器长度200 mm,芯棒管长度290 mm,一冷水流量1600~2000L/h,二冷水流量900~1300 L/h,二冷水距结晶器出口距离30 mm,拉坯速率60~80 mm/min;制备厚度20 mm、宽度75 mm、Cu包覆层厚度(4~7 mm)的Cu-Al复合板坯可行的工艺参数为:Cu液温度1250℃,Al液温度760~800℃,拉坯速率40~80 mm/min,Al液导流管长度20 mm。
-
Cu-12%Al线材连续定向凝固最大稳态拉坯速度
-
作者:
刘锦平
刘雪峰
黄海友
谢建新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Cu
温度场
结晶器长度
温度梯度
12%Al线材
拉坯速度
-
描述:
而降低,且降低速率逐渐减小,其中在1 150~1 300℃范围内降低37.3%;最大稳态拉坯速度随结晶器长度增加而增加,且增加速率逐渐减小,其中在20~40 mm范围内增加28.5%;最大稳态拉坯速度
-
大断面铜包铝棒坯立式连铸成形工艺参数对连铸复合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
作者:
刘新华
付新彤
付华栋
谢建新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度场
立式连铸复合成形
数值模拟
铜包铝
-
描述:
以100mm×100mm大断面铜包铝棒坯为对象,建立棒坯连铸复合成形的数值模型,确定模型的边界条件,并通过设计的实验验证数值模型边界条件的准确性。基于验证的边界条件,采用ProCast软件对铜包铝棒坯立式连铸复合成形过程的稳态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各工艺参数对连铸过程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工艺参数的调控策略和合理范围。结果表明,制备100mm×100mm大断面铜包铝铸坯的合理工艺参数范围为:在保持铜液温度1250℃的条件下,铝液铸造温度为760~790℃;一冷水流量为1600~2000L/h;二冷水流量为900~1100 L/h;二冷水距结晶器石墨套出口距离为20 mm;拉坯速度为80~100mm/min。
-
矩形断面铜包铝复合材料的水平连铸直接复合成形
-
作者:
吴永福
刘新华
谢建新
王连忠
董晓文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矩形断面
水平连铸
铜包铝
-
描述:
界面反应严重;当拉坯速度为75 mm/min时,合理的一次冷却水流量为700 L/h,一次冷却水流量大于1 000 L/h导致铝液填充不连续,一次冷却水流量小于400 L/h则导致铜铝界面反应加剧。通过检测芯管出口位置处的石墨内衬温度变化可有效监控铝液的填充行为以及连铸过程的稳定性。
-
BFe10白铜管材热冷组合铸型水平连铸凝固温度场模拟
-
作者:
梅俊
刘新华
谢建新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冷组合铸型
BFe10合金
水平连铸
温度场模拟
-
描述:
过程的温度场。模拟结果表明:当拉坯速度由20 mm/min增加到110 mm/min时,两相区宽度由20 mm增加至30 mm;当热型段加热温度由1 150℃提高到1 300℃时,两相区宽度由30
-
BFel0白铜管材热冷组合铸型水平连铸凝固温度场模拟
-
作者:
梅俊
刘新华
谢建新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冷组合铸型
BFe10合金
水平连铸
温度场模拟
-
描述:
过程的温度场.模拟结果表明:当拉坯速度由20 mm/min增加到110 mm/min时,两相区宽度由20 mm增加至30 mm;当热型段加热温度由1 150℃提高到1 300℃时,两相区宽度由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