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腊石艺术雕塑工死因的队列调查
作者: 黄永源   陈建华   周则彬   陈卫平   薛寿征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杂志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丽水地区   标化死亡率   浙江省   全死因   恶性肿瘤   食管癌   队列调查   尘肺   卫生问题   男性  
描述: 浙江省青田县盛产雕刻腊石(pyrophyllite Al_2O_3·4SiO_2·H_2O),由于石质奇特,雕刻技艺精湛,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接触腊石粉尘职业卫生问题,在国内外文献中仅见尘肺及其X 线表现的描述,尚未见有关与肿瘤联系的研究报道,为此本文对腊石雕塑工作死因队列调研。
桡神经浅支移植修复桡神经缺损
作者: 冯万文   郭淑玉   路海英   李建华   赵大同   杨兰生   桑锡光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缺损   皮神经   桡神经   移植修复   神经长段缺损   内固定   功能位   自体神经   正中神经  
描述: 桡神经浅支移植修复桡神经缺损
油画里的黑熊
作者: 徐建华   来源: 快乐语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柯北   画框   王鸣   一曰   一出戏   赔偿问题  
描述: 这年秋天,画家又回到深山老林里画画,住在熟悉的老农家西边的厢房里。老农去城里办事,要好几天才回来,房子就交给画家照管了。 厢房的墙边靠着一幅画家已经完成的油画。画中:山岭层层叠叠,树木蓊郁,山腰间高低错落地点缀着一簇簇红色、黄色的秋叶。一棵粗大的桦树后,一头黑熊正探头向外张望。窗外,似乎不时传来伐木工的吆喝:“放木喽!”“放木喽!”黄昏,山谷中传来阵阵沉闷的树木倒下声。 画家几乎每年都来这里画画,山上的树木越来越少。也许明年他没法再来这里画画了。 清晨,画家被窗外的鸟鸣声唤醒。他起床刷牙洗脸时,听见身后传来树枝折断的声音,他没有在意。
论元青花瓷艺术风格的审美特点
作者: 海建华   哈斯朝鲁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瓷艺术   多元性   民族性   变异性   绘画性   人文性  
描述: 元青花是我国陶瓷文化中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瓷器艺术之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审美魅力,是元代社会背景、文化特点与审美价值取向的综合反映,其艺术审美呈现出变异性、多元性、民族性、人文性、绘画性的特点。
吕凤子的绘画思想及艺术
作者: 范建华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绘画思想   吕凤子   书法   人物画   绘画艺术   中国画   画法研究   西洋画   中国精神  
描述: 吕凤子在今日似乎“已被淡忘”,但吕凤子曾有过相当的辉煌,如果将他一生的办学、教书、画画的行状连接起来,就会令人肃然起敬,人们是不该淡忘他的。吕凤子早年求学于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时,教师多为延聘的承袭西风之日籍教师。课程设置主要借鉴当时日本的经验,主课是图画和手工,图画科目包括素描、水彩画、油画、用器画(平面几何、立体几何、透视画等)、图案画、中
得法乐道 入古出新——访李学峰
作者: 宋建华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州美术学院   荆浩   艺术研究   美术出版   河南淮阳   中国美术家协会   雕塑艺术   诗文书画   当代名家   人物画家  
描述: 李学峰,1957年生于河南淮阳,祖籍河南沈邱。别署子翁,室名得法楼。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荆浩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出版有《李学峰水墨人物》《当代名家素描·李学峰》等。从雕塑家到职业出版人。再到人物画家,李学蜂是当下为数不多兼具几个专业身份从事创作,且能尽己之力做到专精的艺术家。同时,他又醉心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艺术研究。富收藏、博学之,在诗文书画与
得法乐道 入古出新
作者: 宋建华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室名   广州美术学院   水墨人物画   佛道   荆浩   副院长   河南淮阳   中国美术家协会   雕塑艺术   当代名家  
描述: 从雕塑家到职业出版人,再到人物画家,李学峰是当下为数不多兼具几个专业身份从事创作,且能尽已之力做到专精的艺术家。同时,他又醉心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艺术研究,富收藏、博学之,在诗文书画与鉴藏之间,使得绘画得到更深的滋养。正如王世襄先生为其收藏馆题写“得法楼”,门径既开,取法便广,得法于画之正体也。 书画艺术启蒙阶段 李学峰自幼就表现出对绘画的浓厚兴趣。
论“工笔重彩”画的文学观照
作者: 宫建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质差异   观照   工笔   文学艺术   视觉方式   艺术发生   艺术载体  
描述: 在多种文学艺术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视觉方式基本上决定了艺术载体的本质差异。而不同的载体,又导致了视觉的结果产生出许多神奇的变因,但是各种文学艺术同源的那种互通机能并未消失,而往往是始终相互影响。笔者浸淫于工笔重彩国画久矣,画作入眼,常常引起文学的思考。一、工笔重彩的“取形”与“离形”工笔重彩,多见于花鸟人物画。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表现手法一日“取形”,二日“离形”。取形是为了保证不失原相,而离形则是
我国首届全息摄影在京展出
作者: 刘建华   来源: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全息   图片形式   基础理论   技术应用   工业应用   全息摄影技术   展览公司   展览馆   技术研究   展览会  
描述: 自中国对外展览公司于83年11月22日~12月11日在北京展览馆主办了“法国全息摄影展览后,中国光学学会科普委员会联合从事全息技术研究的各单位在京举办“全国首届全息摄影技术展览”,展览会于84年10月4日~10月18日在北京建材展览馆举行。展览共分三个部分,一是艺术品展览,二是工业应用展览,三是基础理论介绍。参加展出的单位分布全国各地区,技术应用涉及很多专业,艺术展品名目繁多,玲珑剔透。原理性介绍深入浅出,简单明了。工业应用展览以图片形式为主,艺术展品不仅展出了用激光再现的象全息图,
邯郸城市雕塑与赵文化内涵
作者: 郭建华   来源: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邯郸   赵文化   城市   雕塑  
描述: 赵文化在邯郸众多的文化脉系中,是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一支,是世人认识邯郸、展示邯郸最好的一张名片。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理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塑造邯郸城市形象、延续文化文脉这一历史责任。但是,邯郸城市雕塑在表现赵文化内涵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需综合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弥补。
< 1 2 3 ... 33 34 35 ... 38 39 4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