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江南园林建筑设计
作者: 何建中著   来源: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古典园林   园林设计   华东地区  
描述: 本书分两部分,前部分介绍了江南园林的发展概况及特色:江南园林肇始于东晋盛行于晚清,其特色为小巧玲珑、因地制宜、布局自由、格调高雅、诗情画意、工艺精湛。后部分是本书的重点,即江南园林建筑设计,分总平面设计要点和单体建筑类型,即厅堂、楼阁、舫、亭、廊五种类型,然后按平面、剖面、立面程序叙述各种类型的具体设计,接着谈及厅堂式基本装修及室外工程,最后简单分析了江南园林的地方风格。
中国民俗简明读本
作者: 万建中著   来源: 北京:新华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风俗习惯史   中国  
描述: 本书从生产贸易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岁时节令风俗、民间艺术、民间信仰与禁忌等多个侧面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民俗风情画卷。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仍是商品
作者: 吴建中   来源: 求实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产资料所有权   商品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   劳动力   社会主义公有制   占有方式   社会主义阶段   多种所有制   生产关系  
描述: 社会主义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是一种特殊占有方式,它既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又区别于共产主义的共同占有制。形成这种特殊占有方式的原因,主要是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关系不完善,社会还存在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即还存在各阶级、阶层、集团和个人多种利益相矛盾的状况,国家不但没有消亡,而且得到进一步强化。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公有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无疑只能是掌握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手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无产阶级和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利益,但这样一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资
陶瓷奇葩“成化斗彩”
作者: 王建中   来源: 装饰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彩瓷   景德镇   中国陶瓷   釉上彩   陶瓷发展史   釉下彩   陶瓷艺术   成化   瓷器  
描述: 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到明代出现一次高峰,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位置。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烧造业的全面发展,所谓“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明代最突出的成就是彩瓷的进步,堪称中国陶瓷艺园中的一枝奇葩,明代成化斗彩瓷器又是这些瑰宝中璀璨的明珠。明代彩瓷主要有釉上彩、釉下彩,而成化斗彩是釉上彩和釉下彩相结合烧造而成的。清代《南窑笔记》载: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景德镇方言中把凑在一起均称为“斗”。总之是指多种颜色绘于一起,有争奇斗艳之意,故称斗彩(也称“填彩”、“加彩”)。它的特点是用釉下青花料在胚胎上勾勒纹样
江边男人 斑鸠乌鸦吃核桃 乡情 拥抱生命 回家过年
作者: 丁春华   丁恩昌   巩建华   倪永东   张建中   来源: 音乐天地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馆   号子   江苏省   拉纤   如皋市   回荡   脚印   男人   雕塑   印痕  
描述: ~~
坚守与开拓:关于中国美术馆《悟象化境:传统思维的当代重述》油画展
作者: 建中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油画展   传统思维   化境   中国美术馆  
描述: 日前,12位中国油画家以颇具新意的型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他们的近作,以其作品表达为传统思维进行当代定义的理念。油画,从西方传入中国已经百多年;中国艺术家对油画从陌生到熟悉,至今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语汇重要组成。然而,伴随这一舶来艺术在中国的生根发
一瓷永存 精神不泯:侧写《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
作者: 建中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者   博物馆   青花瓷   瓷文化   记忆   元代   国内外   精神  
描述: 日前,汇集国内外25家博物馆及收藏机构的73件元代青花瓷于首都博物馆以《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为题展出。中国制瓷史上,青花瓷以鲜活、艳丽、明快的特色,在元代(1271~1368)瓷器中独树一
意象的品格——陈松茂油画艺术探析
作者: 李建中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其他国家   油画家   库尔贝   安格尔   中国绘画史   伦勃朗   荷尔拜因   写实油画   委拉斯贵支   维米尔  
描述: 关于油画在中国的传入,早在明代就有相关记载,但直到20世纪初,中国对西方油画方才开始全面系统地学习与引进.历经半个世纪两代油画家的努力开拓,油画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新的飞跃.其间,全国进行了多次学科整合,通过设立专业院校而培养出具有现实主义创作特征的第三代中国油画家.他们以兼具中国气派与鲜明的民族审美特质的中国油画为探索目标,以手中画笔响应着新中国的蓬勃发展.而一生奉献于江西美术教育的陈松茂就是这代优秀油画家中的一员.
中国当代写意油画的语言趋向
作者: 李建中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凤凰古城   艺术   油画展   当代油画   展览   组委会   中国美术  
描述: 众所周知,油画在中国的全面学习与系统引进只有百余年时间。事实上,在中国油画早期的艺术语言探索上,民族特征已经有所展现。在草创之初伴着民族命运的多舛,油画艺术也在不断地被各种思想所影响。自李铁夫之后,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作为影响较大的油画引入者,主导了完全不同的艺术思想与风格流派,可算是当初几种较为主流的表现风格。徐悲鸿坚持现实
傣寨情趣
作者: 兰建中   来源: 西南民兵杂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双版纳   盛夏时节   寨子   绿竹   佛寺   傣族   竹楼  
描述: 正值盛夏时节,笔者来到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令人醉心的,是透过诗情画意的风光,去捕捉傣寨的情趣。 你看那一座座竹楼组成的傣族寨子,大都掩映在青树绿竹之中,寨子里一幢幢的竹楼,小巧玲珑,别具风味。每个傣族寨子,都有一座佛寺。佛寺大都是在寨子中间或在靠寨边的山坡上,佛寺边总是有着几株巨大古
< 1 2 3 4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