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艺术博物馆小史(上)
-
作者:
爱德华.P.亚历山大
薛墨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列颠博物馆
雅健
拉斯科
阿尔塔米拉
艺术博物馆
小史
冰川时期
群鹿
动物形象
德农
-
描述:
爱美是人类的本性,其源头可追溯到人类早期。在远古冰川时期,就有艺术家在拉斯科和阿尔塔米拉的洞穴内创作出了彪悍的野牛、疾驰的骏马、雅健的群鹿和其他一些动物形象,这些图像被赋予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能帮助人们狩猎或丰产,从中我们也能寻到一些早已消失的传统仪式。但同时,他们将线条和色彩完美地融为一体,给观者带来了内心的愉悦。因此,人类很自然地会收藏和珍爱绘画、雕塑和其他艺术品。在早期文明中,无论是中东、远东、非洲
-
一段友谊:考尔德与李普曼
-
作者:
亚历山大·罗威
薛菁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遗产
亚历山大
友谊
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前瞻性
李普曼
作品
雕塑
祖父
-
描述:
在我祖父亚历山大·考尔德的晚年,周围众多赞美他和他作品的朋友、学者和艺术家当中,很少有人比吉恩·李普曼奉献更多,这个极富前瞻性的女人在1940-1970年间担任《美国艺术》杂志的编辑,她和丈夫霍华德
-
城市雕塑的魔力
-
作者:
亚历山大·格林默尔
郑远涛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丽娜
卡普尔
巴洛克时期
万国博览会
基弗
杨冬白
在场性
萨尔茨堡
城市雕塑
安塞尔
-
描述:
"雕塑的任务在于沟通,在于传递超越了具体作品内容之当前意象的一个模糊的却又是特定的含义,雕塑的任务在于承认。"让我们想象一下博物馆大厅或展览室中的雕塑,它们对于观众是一种临在的显现,有别于绘画,因为雕塑以维度而言是向外伸展的,将空间蕴含其中。任何一件雕塑皆可借助其尺寸各异的物理外表与观众沟通。画作或照片需要观者接近它才会开放自己的场域,而一件雕塑占据着空间,本身就
-
妮维斯·韦道尔“未知的房间”
-
作者:
亚历山大·格里莫
陈东飚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己叉
木材
经典
未知
人员
房间
中干
一价
下山
超代
-
描述: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举办的本次展览的概念和主题围绕着"未知的房间"这个词展开.瑞士女艺术家妮维斯·韦道尔始终在观察与生成空间,她在未经涉足的、深渊般的地方发现她的灵感.具体作品"未知的房间"呈现两个19世纪的中国学究在打量一个胡桃.在中国文化里胡桃是一件象征物,代表财富,在作品中通过超乎比例的尺寸加以强调.整个展览围绕这个小小的装置来布局,动用了各种方法手段:物品、装置、绘画和多屏视像,作者显然是要在其中唤起房间的联想并投射到这些作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