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新材料技术对环境艺术的影响
作者: 张宝贵   来源: 建材发展导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师   自然环境   艺术家   建筑环境艺术   艺术创作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艺术设计   造石艺术   新材料技术  
描述: “材料”是艺术家用以表达情绪、灵感、知识的物质载体,艺术家借助于不同的材料进行精神创造,加之不同的常识和经历,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式。环境是指存在于人周围的空间,环境艺术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环境,在这里我们只围绕建筑环境艺术进行探讨,建筑环境一般分为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可进入这些环境的艺术形式很多,与我们的话题较近的一般是用于建筑立面的浮雕,用于建筑内外空间的圆雕。人们生存于自然环境之中,在享受自然环境给予的美的时候,也将个人的、集体的、社会的体验进行交流,经过技巧、知识、直觉和感情与材料融合一体而进行艺术创作,这种创作来自生活的感应与积累,又回归生存的环境,除了一部分艺术品作为收藏没有进入环境
环境艺术与装饰混凝土随想
作者: 张宝贵   来源: 建材发展导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再造石装饰制品   假山   装饰混凝土   环境艺术   雕塑  
描述: 环境艺术成了现代城市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作者从再造石装饰制品的研究、应用与发展的实践角度,论述了装饰混凝土在环境艺术领域的作用与潜力,进而引出环境话题、艺术话题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等话题,并对这些话题提出了思考.
装饰混凝土之于环境艺术互为表里
作者: 张宝贵   来源: 混凝土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行为   美学特征   建筑师   建筑立面   钢筋混凝土   装饰混凝土   建筑设计   混凝土制品   环境艺术   清水混凝土  
描述: 提起艺术,一般人会想到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人的思维、知识、感悟、经验、能力等进行的具有美学特征的创造性活动称之为艺术行为,转化为物质形式的称为艺术作品。"环境艺术"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越来越被更多人关注。所
从非建筑说起
作者: 张宝贵   孙光庚   来源: 建筑与文化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条形码   建筑师   故事   文化中心   混凝土   雕塑  
描述: 2017年8月25日鸟巢文化中心从事建筑三十年,有很多故事。我认为建筑也罢,艺术也罢,真能让我兴奋的是今天此时想把我内心的故事流出来。我最希望别人介绍我是混凝土,是农民。我用废料做雕塑已经三十年,做这件事因为我喜欢,跟别的都没关系!肖马在1999年告诉我:你要关注条形码!今天懂了:那他是在唤醒我。今天我能唤醒谁,还可以唤醒自己吗?张在元,留美学者,建筑师,他有一本书叫《非建筑》,我被他教化了。所以,我
漫谈"GRC"与雕塑
作者: 张宝贵   来源: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品   大厦   过程   高楼   建筑材料   欧式装饰   GRC   构件   发展   雕塑  
描述: 从洞穴到高楼大厦.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在建筑材料发展的过程中.“GRC”脱颖而出。值得指出的是.一些人提起”GRC”就往欧式装饰构件方面去联想、去引导.这种联想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客现上限制了“GRC”的发展,使很多不熟悉“GRC”特点的人产生了模糊认识。”GRC“不是某一项产品的称谓.它是一种方兴未艾的新型材料。
废与不废
作者: 张宝贵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存在问题   宣传工作   雕塑艺术   年会   发展状态   美协   美术作品   太原   开展   美术馆  
描述: 世间本无废物,废与不废不在物而在人,世间如果有废物只有一个,就是人本身。雕塑家讲的核心价值是创造,低碳现在就是我追求的目标。我这些年来接触最多的是学者,我初中毕业可能学者喜欢我的脱口而出。所谓低碳就是减少资源的占有,大家知道前苏联的"祖国母亲"雕塑,北京农展馆群雕、毛主席纪念堂的一些雕塑都是混凝土的,它们是世人瞩目的。生产一吨水泥排放一吨二氧化碳,绝大多数雕塑都是实心的需要占用大量的水泥,如果做成空心的就能减
文化引领下的乡村建设 第三届本土设计高峰论坛
作者: 亚历山大·楚尼斯   崔愷   孟建民   朱建斌   刘凌宏   方明   孔宇航   彭礼孝   谢英俊   朱锫   华黎   叶裕民   陈永兴   饶小军   吴钢   翟辉   罗德胤   王蔚   麦一兵   朱胜萱   张宝贵   来源: 城市环境设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村建设   乡村地区   建筑设计   设计环境   建筑工作室   建筑风貌   学术思想交流   城市资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云南大理  
描述: “本土设计高峰论坛”由《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共同发起,自2010年起两年一届,每一届都在极富地域特色的城市举行。旨在搭建一个高质量的文化及学术思想交流平台,促进管理、社会、建筑、规划、艺术等多领域的融合交流,推进中国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2015年举办的第三届本土论坛在云南大理举行。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