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终北国
作者: 王宗亮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美   创作经历   人性主题   艺术家   表达   金属的   玫瑰系列   威尼斯   艺术语言   作品  
描述: 瞿广慈:雕塑的温度与雕塑在现场的温度 2014年11月22日,作为今日美术馆年末压轴大展的“终北国——瞿广慈个人作品展”,在今日美术馆1号厅开幕了。 瞿广慈的雕塑作品如同文字般,具有很强的叙事性
到此一游——01一人造仙境,是怎样的仙境?
作者: 王宗亮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鸡湖   策展人   仙境   艺术展   艺术作品   中韩两国   青年艺术家   美术馆  
描述: 12月27日,“人造仙境——2015中韩青年艺术展”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国内著名独立策展人付晓东策划,亦是苏州金鸡湖美术馆首次聚焦中韩两国的青年艺术家。在将持续两个多月的跨年展期内,共展出19位艺术家创作的19组艺术作品,内容涵盖影像、雕塑、装置、油画等多种表现形式。
人造仙境,是怎样的仙境?
作者: 王宗亮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鸡湖   策展人   造境   互为表里   艺术作品   中韩   王道乐土   地缘文化   参展作品   外来宗教  
描述: 名称:人造仙境——2015中韩青年艺术展时间:2015/12/27-2016/02/29地点:苏州金鸡湖美术馆12月27日,“人造仙境——2015中韩青年艺术展”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国内著名独立策展人付晓东策划,亦是苏州金鸡湖美术馆首次聚焦中韩两国的青年艺术家。在将持续两个多月的跨年展期内,共展出19位艺术家创作的19组艺术作品,内容涵盖影像、雕塑、装置、油画等多种表现形式。从几个世纪前的中华文明辐射圈主体,一直到近现代地缘文化的互为表里,东北亚地区(主要涉及国家:中日韩)在彼此文化艺
“与物”-关系的乐趣
作者: 王宗亮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繁简   西藏日喀则   当代艺术作品   定量的   简洁有力   唐卡   古书画   东方艺术   林风眠   恋物癖  
描述: 东方艺术·大家: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收藏?尹朝阳:从十年前,大概2005-2006年吧,那会我喜欢一些古董,于是就买了一些,然后零零星星的也买过一些其他的东西,像油画、雕塑等等。东方艺术·大家:现有的藏品种类有哪些?尹朝阳:大体上说什么都有。其中中国古代的石头相对多一些,当然也有一部分古书画。另外我也有一定量的当代艺术作品东方艺术·大家:你最喜欢的藏品是哪件?其中有什么故事吗?尹朝阳:谈不上哪一件是最喜欢的,其实这就是一个恋物癖作祟吧,我是承认有一点点轻微的恋物。有时候特别想
应天齐“回望”与“瞭望”,在同一视角
作者: 王宗亮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传统符号   象外   公众行为   应天齐   大家画   个人创作   西递村   徽派   个人行为  
描述: 在应天齐看来,无论是《西递村系列》版画中的徽派民居,还是芜湖艺术计划中的古城砖块。传统符号的运用,只是他个人创作的载体、是"船"。无论作品外在更像抽象还是具象、"东方"还是"西方",其关键点乃在"象外"—一即"船"上所载内容是关键,而非"船体"本身。应天齐所关注的传统文化,亦不是用来歌功颂德或涕零缅怀的。它们用于反恩和再出发。在主题"统一趋稳"的个人创作脉络中(作品始终根植传统、地域文化),应天齐完成了从版画、架上油画、装叠,个人行为和公众行为艺术计划的贯穿。然而这样的线索是非跳
张占占:笔随兴所至
作者: 王宗亮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弓长   力量感   商业插画   神秘性   多杰   东方艺术  
描述: 东方艺术·大家:在多数作品中,为什么会以黑色背景及单个人物为主体?张占占:偏爱黑色,黑色有一种力量感,我喜欢有力量的东西。单个人物传达的情绪是跟我比较契合的,多个人物以后可能也会去做,但是要找到一个恰当的点。东方艺术·大家:对你来说油画是最喜欢的表达方式吗?有没有考虑尝试用其他媒介进行创作?张占占:都很喜欢,其他媒介只要时机对了就会去做,目前主要精力是放在油画上。
刁庆春:用画笔勾勒历史的轮廓
作者: 王宗亮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中西融合   语言特色   历史   传统意识   主场优势   艺术家   作品   艺术品格   中国油画  
描述: 中国画家想要通过西方油画传达属于自己民族的语言特色,就肯定要与"错综复杂"的西方油画体系发生碰撞。在油画来到中国一个多世纪以来,面对占据主场优势的西方油画时,中国油画该如何走出具有民族独立艺术品格的道路呢?在"中西融合"的过程中,既要保持属于艺术家自身的、独一无二的魅力,又不能脱离探索的初衷,百年前,我们有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这样的大师。而今天,又有许许多多的年轻艺术家加入了这一探索的行列。
“新境:中国当代艺术展”与西班牙公众见面
作者: 王宗亮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艺术展   发展合作   毕加索   西班牙   中国画   文化中心   马德里   雕塑   美术馆   中国美术  
描述: 作为"从毕加索到巴塞罗:20世纪西班牙雕塑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回访,由中国美术馆精心策划的"新境——中国当代艺术展"馆外展于2013年10月15日至2014年1月5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孔德杜克中心
“遗存·再生——芜湖古城艺术计划”访谈——杨维民谈应天奇:一次关于古城的新生
作者: 王宗亮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杨维   公众参与   策展人   安徽省芜湖市   应天齐   民居文化   天奇   古城保护   西递村   徽派  
描述: 2014年9月,由芜湖市政府,及籍著名芜湖籍艺术家、深圳大学教授应天齐发起的"遗存·再生一—芜湖古城艺术计划"在安徽省芜湖市正式启动。应天齐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徽派民居古建遗存生态的艺术家、艺术活动家,从早期的版画、架上油画就已经流露出其对传统文化和家乡情怀的浓厚情怀,而此次的"遗存·再生——芜湖古城艺术计划"通过完成一次由芜湖本土公众参与其中,国内外社会各机构媒体的纷纷响应的,以保护芜湖古城、并试图使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