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用爱心支撑的艺术生涯──访台湾籍女雕塑家杨淑卿
作者: 傅宁军   来源: 台声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巨型雕塑   艺术生涯   创作心态   海峡两岸   心支   台湾当局   雕塑家   橡皮膏   祖国大陆  
描述: 乍见杨淑卿,很难把眼前温文尔雅的学者教授,与挥汗如雨满面尘土的雕刻作业联系在一起,似乎她理应风度翩翩地走进明亮的教室,稳稳地站在三尺讲台前,转过身去便是宽大的黑板,手指间捏着一支倾吐学问的粉笔,或者面对着竖立的画板,挥动着一支蘸满颜料的画笔。可是,偏偏杨淑卿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女雕塑家,她用脑筋也用气力,指头缠绕的橡皮膏诉说着成功的艰辛。杨淑卿1934年生于台湾宜兰。她父亲杨树荫早年到南京就读,后去日本攻读医学,因为不愿回到日据的台湾当“二等公民”,毕业后来到上海作整型外科医生。事业初创,母亲蔡续绵要辅佐丈夫,顾不上照料孩子,杨淑卿和妹妹杨丽卿被送回台湾,跟着外公蔡庆涛在基隆长大。那是一个美丽港湾,略带威腥的海风,沙滩上的阳光,以及碧绿的芭蕉树,鲜红的凤凰花,装点着她童年的梦想。蔡庆涛先生是个教书的饱学之土,富有民族正义感。在日本统治台湾时,学校不准教中文,杨淑卿上小学就得学日文。司到家跟着外公悄悄学中国字,丕学翻字典。她记得,桌上一盏曲灯光摇曳,外公一手挎着花白狗胡须,一手捧着线装古本(三字经),一字一句地教她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外公抑扬顿挫的声音,在杨淑卿心头扎了根,使她从小懂得自己是中国...
草原女儿——席慕蓉
作者: 傅宁军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接受采访   内蒙古   大草原   蒙古族作家   翻译成   “诺贝尔文学奖”   席慕蓉   中国文字   祖国大陆  
描述: 席慕蓉,以她至情至美的诗和散文在台湾独树一帜,然后一阵清风似地吹过海峡,征服祖国大陆万千读者。作家席慕蓉同时也是画家,她的油画创作很出色。不过她很不情愿接受采访,她更习惯用她喜爱的笔谈方式。对我们是个例外,就因为我们之中年龄最长的老记者拉白是她的蒙古族同乡,打电话的正宗蒙语使她改变了初衷。
用爱心支撑的艺术生涯--访台湾省籍女雕塑家杨淑卿
作者: 傅宁军   来源: 海峡两岸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   陶瓷雕塑   福建   工艺创新   陶瓷艺术   艺术形式   发展历史   艺术特色  
描述: 用爱心支撑的艺术生涯--访台湾省籍女雕塑家杨淑卿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