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里南浔,水乡茶生活
-
作者:
大茶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在清丽倩美的杭嘉湖平原,一颗颗晶莹夺目的珍珠点缀其上,如南浔、乌镇、西塘、菱湖、新市等。这儿,虽然不出产茶叶,但人们对茶——春季的新茶,却别样地钟情。这些旖旎的水乡古镇,宛如茶水里滋养的精灵,在梦幻般的似水年华中,不经意流衍着酽酽的茶俗茗风。 南浔别名浔溪、南林,地处苕城湖州东首,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素有“丝绸之府、诗书之邦、镇志之乡”等诸多美誉。 南浔彝鼎圭璋,物丰人杰。早在明代,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谓;至清末民国初,浔商“四象八牛”富甲天下,首届“世博会”摘金的“辑里湖丝”源自南浔,而嘉业堂藏书楼更是名冠吴越。 南浔茶风亦盛,邑中董斯张、汪日桢、陆长春等先贤嗜茗爱茶,嘉应庙(土地堂)的茶棚茶市尤为兴隆。旧时,南浔镇区有如意、万福、明园、南安、同福、凤椿、同春楼、三星阁、万阳春园等50余家茶馆。 南浔民风淳朴,好“以茶待客”。水乡诗人李苏卿先生曾深情地描绘道: 我们水乡讲究喝茶 喝花花绿绿的熏豆茶 喝茶里青青的熏豆 金黄的橘皮 黑白的芝麻 翠绿的茶芽还有 火红的丁香萝卜干 不论是谁来到水; 阿妈便泡出一碗熏豆茶 一碗有色彩的水乡温馨 一碗五彩六色的吴越文化 一碗成甜香的吴语乡情 一碗五彩缤纷的江南云霞 晨 清晨的南浔,恰似一盏临波起舞的芽茶。
-
5茶禅学修缘径山
-
作者:
大茶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心系震旦双径。有一息妙音隐隐在呼唤。 苏子由诗云:“钦公未到人绝迹,千里受记来安禅。”大唐天宝年间(公元743年~公元755年),德性冰霜、净行林野的法钦翩然径山,结庐种茶,弘法布道,始开千寻名蓝慧风。 烟霏空翠。云驳雾霭。沿山道盘旋而上,经“佛”字崖,阵雨初歇中的径山如碧玉玲珑,清净湛寂。置身径坞,明寓庸居士之诗意历历在目:“竹色自可爱,无如此径深。千林寒玉立,万亩绿云沉。远窦窥天入,清光覆地阴。泠泠秋韵切,到处奏嵇琴。” 过“不二门”,登临法堂,茶榜高挂,“径山禅茶会”已然上演。时为农历四月十五“结夏”(坐夏),遵循丛林规习。僧众需入禅静居,历时90日,至农历七月十五“解夏”为止,可谓借茶以演法也。 先有茶僧行径山茶礼。如封似闭。玄穆沉微。轻啜径山禅茗。思绪顺着灵芽回溯至80。多个春秋前: 径山大施门开,长者贪俱破。烹煎凤髓龙团,供养千个万个。若作佛法商量,知我一状领过。有智大丈夫。发心贵真实。心真万法空,处处无踪迹。所谓大空王。显不思议力。况复念世间。来者正疲极。一茶一汤功德香,普令信者从兹入。 这些文字,源于第25代祖师密庵咸杰的《径山茶汤会首求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