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漂”族,用心探究千年瓷都
-
作者:
陈玉刚
昵图
来源:
金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景德镇
官方统计
外籍人士
瓷都
外地人
-
描述:
"景漂"由"北漂"延展而来,意思是漂泊在景德镇的外地人。他们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因为陶瓷聚集在景德镇。据景德镇官方统计,目前"景漂"一族已达每年两万人次的规模,其中外籍人士1200人左右。他们搅动千年瓷都的同时复兴着陶瓷的古老艺术,形成了独特的"景漂"现象。
-
飞针走线 五彩斑斓
-
作者:
图文
李长华
来源:
藏天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武帝
霍去病
石雕
霍去病墓
马踏匈奴
骠骑将军
-
描述:
飞针走线 五彩斑斓
-
浅谈数字雕塑现状及应用
-
作者:
叶洪图
梁欣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材料
新技术
数字雕塑
应用
-
描述:
本文对数字雕塑的概念及现状进行论述,展示数字雕塑"新技术、新材料"的优势所在和应用范围,以及在高校中展开数字雕塑学习课程的重要性。数字雕塑与传统雕塑并不存在冲突与取代等问题,二者都是为了促进雕塑艺术更好地发展。
-
从涂鸦开始美术课
-
作者:
美 玛丽安·科尔文
朱迪·麦科伊图
来源: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随笔
日本
现代
-
描述:
《从涂鸦开始美术课》告诉你:美术课并不只是坐在教室里画石膏模型,画画也并非只能用笔和颜料,吸管、线绳、牙刷在这本书里轮番登场,让孩子们尽情享受和探索艺术的魅力。从看似杂乱无章的涂鸦开始,孩子们涂抹色彩、泼洒颜料、创作雕塑,用牛奶、盐、胶水和肥皂片等常见材料不断组合出新的创意,找到表达自我的方法。126堂开放式的美术课,让孩子们放飞想象力,发现艺术的不可思议!
-
施尼茨勒作品集 3 轮舞 戏剧·箴言
-
作者:
奥 阿图尔·施尼茨勒著
韩瑞祥选编
韩瑞祥等译
来源: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奥地利
小说集
中篇小说
现代
短篇小说
-
描述:
本书收入了施尼茨勒所有的代表作品,如中短篇小说《死》《小小的喜剧》《死者无言》《古斯特少尉》《陌生的女人》《希腊舞女》《卡萨诺瓦还乡记》《埃尔泽小姐》《梦幻记》,长篇小说《特蕾莎:一个女人一生的编年史》,戏剧《儿戏恋爱》《绿鹦鹉酒馆》《轮舞》,箴言《关系与孤独》。戏剧是施尼茨勒文学创作的核心,小说是核心的衍射。同戏剧一样,他的小说创作也打破了传统的模式,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形成了新的风格。施尼茨勒的小说大都表现出对人的个性经历持久执着的兴趣。爱情与死亡构成了其创作题材的基础,捕捉人物的心理瞬间是他艺术表现风格的根本所在。由于他的艺术注意力更多地趋于再现人的心理感受,崇尚一种在逻辑上无规律可循的心理表现,因此,作者往往以强有力的形象语言、细腻分明的感受和鲜明的价值对比,展现了多愁善感的主人公的回忆、预感和梦境。具体的感受描写往往赢得了相对的独立性,仿似一幅幅若即若离的语言油画。
-
国宝玉器,你知道几个?
-
作者:
袁木
昵图
来源:
金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商代
和田玉
国宝
玉人
安阳殷墟
研究所
-
描述:
中国盛产美玉,在历代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下,为后世留下了诸多传世之宝。下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玉跪式人玉跪式人为商代玉器,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这件玉人高7厘米,通体采用圆雕、浮雕、透雕三种工艺雕刻而成,玉料为和田玉,呈青色,通体有黄褐色浸痕。玉人双手抚膝跪坐,头梳长辫盘于顶。玉
-
诗配图
-
作者:
布和巴图
竹马
来源:
中国文艺评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洪亮
重大历史题材
中共中央宣传部
吴山明
反殖民主义
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
美术创作
《长征》
澳门回归
-
描述:
蝶恋花·故宫燕来夏日登临晴方好,金殿威严,排阵东西照。对称中轴成图表,几番意境难寻找。绿水飞来双燕小,活跃思量,总愿玲珑巧。画栋描龙垂边角,舞台乐有流苏挑。
-
天津市举办魔术交流展演活动
-
作者:
◎ 文、图︱天津市杂技家协会
来源:
杂技与魔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沟通平台
魔术演员
工作者
交流
艺术家
天津市
展演活动
文化宫
-
描述: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发挥协会优势,切实为魔术工作者提供高层次的展示学习、交流沟通平台。2017年10月11日,天津市杂技家协会主办的传承与发展——天津市新老艺术家魔术交流展演活动在天津和平
-
洪楼片区,琉璃光芒下的东端圣坛
-
作者:
文丨庞韶青
图丨六月
程先好
来源:
旅游世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循环
力作
大自然
-
描述:
琉璃在夕阳下反射着五彩的光芒,阳光下的洪楼教堂安静的伫立在那里,不惊不扰,仿佛是已看透了这世间纷扰。
-
古典摹写、文化认同与创造性转化——《朱雀》《北鸢》与“江南三部曲”的不同书写策略
-
作者:
王宏图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葛亮
古典摹写
文化认同
创造性转化
传统资源
格非
-
描述:
葛亮的《朱雀》《北鸢》承袭了《金瓶梅》肇始开启的世情小说的风格,以工笔穷形尽相描摹日常生活的情状,散发着浓酽的古风雅韵。这与1990年代之后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更多转向本土资源、寻求文化认同的潮流相吻合。但他这种新古典主义文本在外观形态上颇为逼真,内在的活力与精魂却不可复得。相比之下,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对古典小说的效仿程度远不如葛亮,但它以贯穿三部曲始末的对于乌托邦的追寻串联起陆家一家四代人命运的主线,而与中国百年的宏大历史息息相关。格非在汲取中国古老文化资源的同时,注入了崭新的异质元素,并激活了传统的抒情传统,创造出了新型的"中国式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