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国伟】搜索到相关结果 45 条
-
髹平筑立 境界自成
-
作者:
苏国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漆塑
漆画
创新
-
描述:
髹漆是中国传统的古老手工技法之一,本文阐述了中国当代漆画的渊源及形成的风格特征。并在漆塑中尝试运用中国漆画元索,使中国的大漆艺术的载体得以延伸,文章最后诠释了漆塑立体意境的升华,从其特有的文化特征、美学品格中,传达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取向,也正是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使漆塑作品具有延伸的艺术审美方式和丰富的内涵,
-
当代艺术视角
-
作者:
冯国伟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铁轨
厂房
油画
-
描述:
模糊中的鲁迅、卡夫卡,镜中的背影,告别中的钢琴,暗夜旅途中的小船,飞过海面的纸飞机,有手的书,弃之墙角的手风琴,高高低低远去的台阶,还有那挂着帽子和大衣的衣架……当一帧帧岁月的影像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时,那些来自于时代和个人阅读、经历的记忆碎片被放大、定格,显得斑驳、低沉、晦暗和蒙昧,它们风尘仆仆,意思不明,却分明有一种无言的感伤和心痛。这就是张春华的油画。
-
浅谈“意象油画”的文化背景与艺术特色
-
作者:
孙国伟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文化精神
文化身份
实践与探索
油画艺术
传入中国
意象化
文化背景
中国油画
艺术特色
-
描述:
“意象油画”作为当前中国油画界引人注目的现象而被广泛重视和谈论,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意象油画”的形成,不是简单生硬的将中西绘画混乱杂交,也并非只指某种单一的风格样式。而是本来源于西方的油画艺术传入中国之后,历经百年的不懈实践与探索,终于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生根开花,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东方文化精神及审美特色,并具有国际文化身份的本土油画艺术。它是世界艺术史的一次突变,也是油画艺术在中国发展的一个合理结局。 为什么说“意象油画”是具有国际文化身份的中国本土油画艺术呢?她所产生的文化背景及艺术特色又体现在何处?下面就我个人的理解与认识,结合自己常年的油画创作实践谈谈。 首先谈谈“意象油画”指涉的范畴。简单从字面上看,“意象油画”包含了“意象”和“油画”这两个层面,如果依据绘画门类归纳,它的性质无疑属于油画,具有油画创作的一般特点与规律。但在另一方面,以“意象”一词来规定和说明其“油画”,则明确指出了“意象油画”的艺术特质与精神内涵。在阐述“意象油画”的艺术特质与精神内涵之前,我先谈谈“意象”一词的起源与含义。 “意象”概念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早在《易传。
-
我家的田园
-
作者:
赵国伟
来源:
词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牛羊
蝴蝶
雨点
田园
大圆
季节
青蛙
燕子
老人
屋檐
-
描述:
温柔的雨点亲吻我的屋檐,久违的燕子窗前悄悄呢喃。山坡的牛羊陪着老人消遣,牧归的歌声喊出缕缕炊烟。相恋的蝴蝶晒着甜蜜缠绵,羡慕的青蛙睁大圆圆双眼。金色的田野摆开五彩盛宴,收获的季节喜悦手中银镰。
-
穿越时空的行者与骑士:读徐松波油画
-
作者:
冯国伟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岳飞
徐松
理想和信念
杨家将
西部
时空
河西走廊
骑士
工作原因
作品
-
描述:
从陌生到熟悉穿越的是心理的距离,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对徐松波,我觉得这种穿越是瞬间的。 仅仅是翻阅徐松波寄来的画集《穿越时空》,就让我对这位素睐平生的画家第一时间有种分外的熟悉和亲切。可能一来是我们同岁,成长的环境和遭际大体相同,比如他说自己是听《岳飞传》和《杨家将》长大的,我也是;比如他对马和武侠的喜爱,我也是。二来是他对西部地理、人文以及独有气质的认同让我心有惜惜,我因为工作原因,经常穿行在河西走廊一带,天地寂寥,每每会生发出许多与徐松波类似的感概。
-
生产“未来商品”
-
作者:
冯国伟
麦楚琼
来源:
智富时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商品
约翰
牛仔裤
雕塑
-
描述:
2011年4月,荷兰著名的圣约翰大教堂外竖起一座崭新的雕塑。雕塑是一个身穿牛仔裤斜挎背包的时尚小天使,右手握起放在耳边,歪着小脑袋,咋一看上去,像是在微笑着听电话。
-
日本画家与《鲁迅遗容》
-
作者:
周国伟
来源:
世纪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许广平
代表团
画框
鲁迅
日本人
油画材料
纪念馆
中国人民
日本画
-
描述:
日本画家奥村博史画的《鲁迅遗容》油画,从作画至配画框,均显示出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限崇敬之情。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那天,奥村博史先生正在中国写生,途经上海。当时,上海的各种报纸都发表了鲁迅先生逝世的消息和鲁迅的遗像。奥村从报上看了鲁迅的遗像后,怀着崇敬的心情,在写生板上用油彩画了《鲁迅遗容》。接着,奥村给内山书店主人内山完造看后,内山建议将《鲁迅遗容》油画赠给鲁迅夫人许广平。于是,奥村在吴淞路一家日本人经营的油画材料和画框的商店配了画框后,赠给了许广平。
-
话说龙泉窑
-
作者:
毛国伟
来源:
上海集邮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书记载
烟火
龙泉青瓷
彩瓷
瓷窑
龙泉窑
五彩缤纷
釉色
瓯江
瓷器
-
描述:
中国的彩瓷史,是以青瓷为首的,随着青瓷的出现,才开拓出五彩缤纷的彩瓷世界。而龙泉青瓷则是瓷器史上一颗光彩夺目的灿烂明珠。龙泉窑产品具有“冰肌玉骨,耀青流翠”之风采。 龙泉青瓷始于五代,至南宋时进入鼎盛时期。当年“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中运瓷船舶来往如织”。据史书记载,宋时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两人,擅长窑术,各主一窑,釉色和造型风格各有千秋,所制
-
日本画家赠鲁迅油画的深情:纪念鲁迅先生逝世75周年
-
作者:
周国伟
来源:
上海鲁迅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日记
上海
许广平
内山完造
书店
鲁迅研究
纪念馆
中国人民
油画
日本画
-
描述:
鲁迅先生在沪定居后,日本三位画家先后赠鲁迅《菊花》、《海婴生后十六日像》和《鲁迅遗容》等油画。之后,这三幅油画曾分别陈列于上海鲁迅故居和鲁迅纪念馆陈列室,供前来瞻仰、参观的中外人士观赏。这几幅油画,不仅反映了作者与鲁迅的交往、友谊,而且蕴涵着对鲁迅的崇敬之情。"诚一遗作"——《菊花》油画的由来1935年5月17日,内山书店日籍店员镰田诚一逝世一周年
-
吴哥建筑群的历史文化内涵
-
作者:
陈军军
支国伟
来源:
旅游纵览(行业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九
历史文化内涵
真腊
婆罗浮屠
柬埔寨人
吴哥
巴戎寺
十五世纪
阇耶跋摩七世
耶输跋摩
-
描述:
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建筑,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物,其结构、比例、均衡、雕塑上的完美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古迹之一。吴哥城是真腊王国吴哥王朝的国都,建于公元九世纪至十五世纪,是东南亚历史上最宏伟的一座都城。巴戎寺"吴哥的微笑"是柬埔寨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