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周艳】搜索到相关结果 17 条
-
关于工笔花鸟画课程改革的思考
-
作者:
豆周艳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工笔花鸟画
市场需求
-
描述:
近年来,中国画领域专家与学者对工笔花鸟画的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与市场需求对接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中,笔者从工笔花鸟画的市场需求谈起,对课程改革的具体思路展开分析,旨在为广大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美术人才提供参考。
-
非洲菊品种玲珑再生体系的建立
-
作者:
何俊平
涂小云
周艳宝
朱珺
梁莉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洲菊
组织培养
花托
-
描述:
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0 mg/L6-BA+0.5 mg/L IAA,芽体分化率达60.5%。增殖培养基以MS+0.5 mg/L6-BA+0.5 mg/L NAA最为适宜,增殖系数为3.70。生根培养基以1/2 MS+0.1 mg/L NAA最为适宜,生根率达100%。
-
从陈洪绶人物画谈意象造型在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
-
作者:
豆周艳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象造型
陈洪绶
中国人物画
-
描述:
陈洪绶作为中国人物画坛的一代巨匠,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造型的精髓——意象造型,他笔下的人物超凡脱俗,极具古拙美和装饰美。本文中,笔者就将对陈洪绶人物画意象造型的理念展开分析,归纳、总结出如何将意象造型应用到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去,旨在为当代人物画创作提供参考。
-
试论雍正单色釉
-
作者:
周艳和
周巧燕
来源:
时代报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体验
青少年
-
描述:
以纯一呈色釉药作为施釉的瓷器,我们称它为单色釉或者一道釉器,其中一道釉在民国的古玩界,叫法较为普遍.宋代的五大名窑瓷器就属于单色釉器的范畴.在明代的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器的烧造达到了艺术的顶峰,而单色釉到明早中期,也达到了当时的顶级水平.譬如:永乐期间的甜白、宣德的宝石红、弘治的鸡油黄,到了清雍正时期,单色釉的烧制水准却达到了最高水平.此后,清代的晚期、民国、以至于现代,由于种种因素,单色釉器的烧造,却再也无法企及雍正时期的水准.
-
浅析清康熙青花瓷器
-
作者:
周艳和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融合
多元文化解读
-
描述:
浅析清康熙青花瓷器
-
中国油画风景之写意:探索林风眠、吴冠中、苏天赐的艺术道路
-
作者:
周艳玲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苏天赐
传统山水画
文化底蕴
吴冠中
艰辛探索
形式美感
传统文化
林风眠
中国油画
-
描述:
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风景在创作中借鉴传统山水画的意象,已形成独特的景观,尤其是经过林风眠、吴冠中、苏天赐等老艺术家的艰辛探索,油画风景已发展到一个极高的境界,有极深的文化底蕴。一、传统文化的影响油画是基于西方的文化底蕴发展起来的画种。中国人学习油画,可以学方法、学技法,但西方内在的本质精神很难学到,因此,我们中国的画家都程度不同地受到包括山水
-
周艳油画作品
-
作者:
周艳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湖南工程学院
湖南省
协会会员
油画作品
专业刊物
美术作品
艺术学院
发表论文
-
描述:
周艳油画作品
-
线的写意性在工笔白描人物教学中的运用
-
作者:
豆周艳
来源:
读天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白描
线的写意性
-
描述:
线条是每一幅工笔人物画的骨骼所在,是工笔人物画中最基础的元素,同时也是绘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中,笔者就从当前工笔白描教学的现状谈起,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线的写意性在工笔白描人物教学中的运用,使我们不但要学习前人的用线规律,而且要引导学生在艺术实践中进一步发展线条的样式。
-
幻化于分秒之间:雕塑大师的私人花园
-
作者:
周艳阳
来源:
时尚时间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大英博物馆
佛罗伦萨
大都会
卢浮宫
花园
雕塑
学术机构
-
描述:
博物馆也有真性情 提起博物馆,你会想到什么?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佛罗伦萨的乌菲奇,纽约的大都会……当然还有当下最热的上海世博会。它们身兼记录历史、传播知识、沟通文化之重任,虽然不是学术机构,但骨子里多多少少带着点学术机构特有的庄严与崇高,以权威自居。
-
肾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进展
-
作者:
陈丽萍
周艳波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声诊断
肾动脉狭窄
-
描述:
引起肾动脉狭窄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大动脉炎和肾动脉的纤维组织增生,在临床上表现为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1981年Green首次采用超声多普勒诊断肾动脉狭窄[1],以后的研究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