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父亲,聋哑青年画家那幅完美的油画
作者: 杨名夏   来源: 知音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授   莫斯科城   艺术大师   舞蹈  
描述: 父亲,聋哑青年画家那幅完美的油画
父亲,聋哑青年画家那幅完美的油画
作者: 杨名夏   来源: 知音(网络周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父亲,聋哑青年画家那幅完美的油画
对宋代佛教雕塑现象的评价探究
作者: 王名峰   来源: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宋代   佛教雕塑   现象  
描述: 文章通过实例对宋代佛教雕塑的表象特征加以说明,并从最基本和最核心的中国文化精神出发对宋代佛教雕塑现象的本质特征予以剖析,指出宋代佛教雕塑己经走向衰落。对宋代佛教雕塑现象加以客观、准确的评价,有益于廓清人们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
中国佛教造像的引进及艺术特色探究
作者: 王名峰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佛教造像   启迪   引进和发展   艺术特色  
描述: 中国佛教造像的引进和发展获得艺术史上的成功 ,这是多方面因素整合的结果。传统雕塑的历史积淀为佛教造像的引进奠定了坚实的造型基础 ,中国画及画论对佛教造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雕塑家对佛教造像的创新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中国佛教造像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中国佛教造像的引进和发展 ,在当今西方艺术领域对中国本土艺术的冲击时如何看待西方艺术的引进 ,如何发展中国的现代艺术 ,让中国的现代艺术与国际先进文化接轨 ,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玲珑塔(陈汝佳演唱)
作者: 佚名   词曲   来源: 通俗歌曲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录音师   Party   现场   外国语学院   中国   百花齐放   摇滚乐   成熟期  
描述: 玲珑塔(陈汝佳演唱)
无名的风景:看张岚军的画
作者: 佚名   来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主体   无名   绘画作品   中国文化   风景   上海   画展   国际版   获奖作品   油画  
描述: 张岚军艺术简历1963年出生于江苏,祖籍山东,1987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1999年毕业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助教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美术师。
“2011胡润艺术榜”国画艺术家占据半壁江山
作者: 韩骐名   来源: 时代人物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交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成绩   中国艺术   当代中国   艺术家   中国人物画   中国画   中国美术   代表作  
描述: 日前,胡润研究院在海南三亚发布"2011胡润艺术榜"。经胡润研究院统计,2010年中国国画总成交额首次超过油画,上榜国画艺术家的总成交额比油画艺术家多2,597万元,约占整个榜单总成交额的一半。而在人数上,中国国画市场几乎与油画市场平分秋色,国画艺术家增至22位,比《2008胡润艺术榜》增加12位。
“印象”何以东方:《敦煌印象》中的时间性
作者: 胡范铸   胡亦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材质融于形式   《敦煌印象》   宣纸油画   时间性   内容化为形式  
描述: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孔柏基的《敦煌印象》不但堪称为东方"印象派"绘画的杰出代表,更显示出了对西方"印象派"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而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标志了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的"宣纸油画"的诞生,更因为它包孕了一种复杂而又深刻的时间性,体现出"内容尽化为形式"和"材质尽融于形式"的双重可能,由此,不但具有艺术史的特别意义,同时更为艺术哲学的拓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
“官窑”毛瓷跃升新贵
作者: 佚名   来源: 西部论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   《羊城晚报》   中央电视台   新闻媒体   中国当代   拍卖会   展会   《文汇报》  
描述: 醴陵毛瓷首次神秘面世是在1997年的12月广州嘉德拍卖会上,当一套被秘藏20余年的四季花卉纹双面五彩主席用瓷在拍卖预展会上闪亮登场时,即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羊城晚报》、《文汇报》中央电视台、香港电视台等境内外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中国当代官窑的大发现。拍卖会上,经过一番较量竞争后,这套令人过目难忘的中国当代“官窑”毛瓷最后一槌定音,以8.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被一位神秘的海外藏家买走。据有关市场的资料显示,醴陵毛瓷是艺术品投资拍卖市场上价格飙升幅度最快、上涨最多的官窑瓷器新贵。醴陵毛瓷为何会深得藏家们的如此垂爱呢?首先是醴陵毛瓷存世特别稀少,货源奇缺而特别珍贵,再者是毛瓷价格逐年呈跳跃式的上升,因涨幅巨大而令人吃惊。曾在1974年才卖1.40元一只的双面五彩花卉小碗,到上世纪末的1997年第一次神秘面世,就在艺术品投资市场拍卖会上以8.8万元人民币的喜人价格成交,其单件毛瓷价格上的涨幅就超过了两万多倍,这是历史上任何一件历代官窑瓷器都不可能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如此巨大涨幅和升值。据业内人士分析和文物专家的预测,醴陵毛瓷才刚刚走向市场,其收藏价值才被发现,尚在启动阶段还是绝对的低价区域,目前毛瓷的价位并不高,其上升值的...
< 1 2 3 ... 13 14 15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