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在商言商 乌尔善画鬼得利 将计就计 盛志民追星获益
作者: 叶未央   来源: 北京青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原则   立体感   国际   时尚设计   互见   流行   小尺寸   设计效果   包袋   外观效果   饰件   虚拟   手工制作   裁剪   浮雕效果   色泽   形状  
描述: 长江后浪推前浪,影坛英雄换季忙。话说陈凯歌这第五代的领军人物还端坐在中军帐里“搜索”网络时代的奇谈怪相、红尘杂念,那边厢年轻英豪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异军突起、抢班夺权了。 率先揭竿而起、自蒙古草原掩杀而至的是乌尔善那“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这位影坛怪才,面呈蒙古大汗之相,胸怀现代艺术锦绣。出身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初入江湖即游走于自由艺术家和知名广告导演双重身份之间而左右逢源。后以商业电影处女作《刀见笑》名动一时,旋即加盟华谊兄弟“H计划”演绎商业大制作《画皮Ⅱ》。 兀那乌尔善也的确不负众望,《画皮Ⅱ》鬼魅到处所向披靡,惊起电影市场观众无数。蒙古铁骑插上蒲松龄《聊斋》的翅膀更是如虎添翼,刷新一系列票房纪录如同探囊取物。据统计《画皮Ⅱ》一口气连续创造了:华语电影内地零点点映票房纪录(6 0 0万)、首日票房纪录(7 0 0 0万)、单日票房纪录(9 0 0 0万)、最快过两亿纪录(3天)、最快过3亿纪录(4天)、首周末票房纪录(3亿)及最快过四亿纪录(7天)七大纪录,超越六亿大关眼看着犹如轻舟已过万重山。 要说这《画皮Ⅱ》也并非尽是好评如潮,相反还有诸如“剧情雷人,3 D坑爹”之类的网络口水以及女主角唱错《诗经》名句的硬伤争议,孰料这些俱不曾影响该片风靡九州各大院线的脚步。
林奕华颠鸾倒凤琢宝玉 李少红兴风作浪梦红楼
作者: 叶未央   来源: 北京青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原则   立体感   国际   时尚设计   互见   流行   小尺寸   设计效果   包袋   外观效果   饰件   虚拟   手工制作   裁剪   浮雕效果   色泽   形状  
描述: 最后一位古典主义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走了,却依然挡不住国人对《红楼梦》的迷恋、崇拜和喜爱。正是基于这样的群众基础,才有无数的艺术家呕心沥血地开掘这一经典宝库,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艺术形式和眼花缭乱的表现手段,打造生态多样化的红楼世界。 传统的电影、电视剧和各种地方戏就不说了,各种索隐钩沉的论著新书也不提了,仅就全新形式的现场演绎,最近就有两台《红楼梦》令人难忘。先是“五一”劳动节,香港名导林奕华力挺香港明星何韵诗现身北展剧场排兵布阵,共同打造全女班的舞台剧《贾宝玉》;后有端午时节内地名导李少红落户水立方设坛作法,携手其团队兴风作浪,全力打造了 “梦幻水立方”品牌下的大型水景秀《红楼梦》。 林奕华这一版《贾宝玉》,成功之处是在:用先进的视觉手段把一个老故事包装好,推向市场,而且形成了文化产业的号召力。同时舞台艺术方面的形式感给观众带来极大的满足,何韵诗之类招牌式明星在最大限度上达到了招徕观众的足够效果。所以这一版《贾宝玉》是时尚青春的、靓丽浪漫的……代表着香港流行文化的较高境界。更吸引观众眼球的是:整个舞台上清一色女演员。虽然这种由女性饰演男性角色的做法在戏剧舞台上屡见不鲜,越剧《红楼梦》更是此中经典,但在话剧舞台上,此等颠鸾倒凤式的手法还是颇为出位的,这样琢出的“宝玉”也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绝望看生活 蔡尚君万里人山人海悲观写爱情廖一梅千场花落花开
作者: 叶未央   来源: 北京青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原则   立体感   国际   时尚设计   互见   流行   小尺寸   设计效果   包袋   外观效果   饰件   虚拟   手工制作   裁剪   浮雕效果   色泽   形状  
描述: 大雨倾盆后,京城戏如潮。舞台连银幕,先锋逐浪高。 话说京城的影院和舞台,近日接连迎来了两位幕后英雄老面孔:他们是二十年前就开始行走江湖并声名鹊起的青年编剧,他们也是二十年来成功打造诸多经典作品的文化名家。男的高大威猛名叫蔡尚君,女的娇小玲珑唤作廖一梅。二十年前,他们偏安于东棉花胡同一隅,以中央戏剧学院先锋派的姿态挑战戏剧舞台旧秩序;如今,当年的实验戏剧主战场已经被南锣鼓巷的小资浮躁情调所包围,他们却冲出重围,开辟了各自在电影和戏剧领域的新天地。 那蔡导尚君,身形似鲁提辖,为文、导戏却也如鲁提辖一般粗犷中有精细。蔡君青年时代放浪形骸,每以绿装、军挎形象示人。不仅曾执导过在话剧界口碑极佳的先锋作品《保尔·柯察金》,更以编剧的身份创作出《爱情麻辣烫》、《洗澡》、《向日葵》等家喻户晓的国产电影。嗣后更觉表达不足,遂直接执导筒开启导演生涯。2006年一部《红色康拜因》在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和韩国釜山电影节双双获得大奖载誉而归。去年更是以新片《人山人海》喜获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狮奖,成为去年中国电影人在国际影坛上的最重收获。 本月初,载誉已久的《人山人海》在全国院线强力推出了。
缺与歌
作者: 叶未央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规划   城市雕塑   雕塑  
描述: 继续上篇,说一说传记影片《模仿游戏》的价值观。从人性和情商的角度衡量,传主图灵是一个缺点十分明显的人。但是从另外一个维度上来衡量,他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战争英雄。其实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很多改变历史的英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一个可爱的人,而现实生活中八面玲珑的老好人并不一定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优秀的传纪影片就是在这种貌似悖反的生活逻辑中诞生的,倒是那些把主人公塑造得完美无缺的传记片看得乏味无聊——因为世界上哪有如此完人? 有个性的人往往都是有缺点的人,这一点连金庸都明白、都可以在小说里表现得错综复杂、活灵活现,可是我们很多瞧不起金庸的、号称严肃的文艺家却往往明白不了这个道理,拍出来的传记片也都因为缺乏个性而平淡如白开水般乏味。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