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子魔法手工小物
-
作者:
日 松村千惠著
来源:
青岛:青岛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绒线
图集
编织
-
描述:
本书为引进版权图书,它介绍了生动有趣的不织布玩具、画书和智力道具的玩津和做法等。孩子通过玩这些可爱的小东西会充分开发他们左右脑的协调能力,使您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收获育儿的最佳智商、情商效果呢!另外作为孩子妈妈、爸爸的您、不想通过自己亲手制做的玩具和布画书来定格这份对孩子特殊的爱吗?这本书让人只翻一翻都会觉得赏心悦目,何况自己动手制做呢?
-
绘画性的背后——中国现代学院派油画的文化意识
-
作者:
高千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特色
精心组织
本土艺术
艺术作品
博尔塔拉
新疆
展览活动
油画创作
美协
美术作品
-
描述:
因影像与多媒体媒介的兴起,原属于叙事性的油画作品失去更能表述的管道。而平面绘画本身,也由叙事性、表现性而进入观念性,以至于油画的"当代性"与水墨的"当代性"面临同样的问题——媒材与表现内容是否有必然的关联。一个大型当代油画展在域外展现,在历史性与区域性之外,应也有绘画性的美学重申意图。在法国展出的"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是一个以国家美学与国家文化为主轴的展览,促使人们对百年来中国油画从西方向中国的历史性过渡、中国油画在中
-
丁明油画的东方水墨情趣
-
作者:
千惠
来源:
世纪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油画民族化
自强模范
吴冠中
后期印象派
艺术品市场
康定斯基
中央美院
林风眠
贯中
-
描述:
丁明:1973年生,湖南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院徐悲鸿画室研究生,湖南省自强模范。油画民族化这面大旗终于在林风眠弟子吴冠中手上被鲜明无比地竖立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和艺术品市场,这给了我们最大的启示,中国如果产生世界级大师,他必是融贯中西的,必然是有纯粹的民族血液和灵魂在里头。虽然获得
-
工笔写意下的文人涂鸦:有关当代中国文人画何去何从的另类对话
-
作者:
高千惠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
艺术家
后现代
对话性
涂鸦
文人水墨画
世纪初
中国文人画
形成过程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叶永青画的一只鸟卖出25万,这在他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在网上却引来争议,许多人说,那样的鸟,我也能画,凭什么你就能卖出25万?而知名艺术评论家高千惠女士却从叶永青的鸟系列看出:"他从西方现代主义的图像启蒙、街头拼贴涂鸦的解放,终于找到一个仿若简单,形成过程却漫长的图式表现。"本刊选择了这些观点中颇具代表性的两篇评论刊发,您会同意哪种观点,还请读者自己判断了。
-
工笔写意下的文人涂鸦
-
作者:
高千惠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
艺术家
后现代
对话性
涂鸦
文人水墨画
世纪初
中国文人画
形成过程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叶永青画的一只鸟卖出25万,这在他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在网上却引来争议,许多人说,那样的鸟,我也能画,凭什么你就能卖出25万? 而知名艺术评论家高千惠女士却从叶永青的鸟系列看出:“他从西方现代主义的图像启蒙、街头拼贴涂鸦的解放,终于找到一个仿若简单,形成过程却漫长的图式表现。”本刊选择了这些观点中颇具代表性的两篇评论刊发,您会同意哪种观点,还请读者自己判断了。
-
工笔写意下的文人涂鸦:有关当代中国文人画何去何从的另类对话
-
作者:
高千惠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
时间观
艺术家
对话性
涂鸦
西方现代主义
文人水墨画
作品创作
中国文人画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1.我在策划2010年第七届深圳水墨双年展特展"在线人间"时,想到叶永青的"工笔写意鸟"之造型系列,在于提出一个诘问:这类远看似逸笔草草、有些像简笔花鸟鱼虫,也有些像卡通漫笔或涂鸦之画;近看却是
-
游牧者之歌——异地创作的情境与现实
-
作者:
高千惠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境
游牧
作品展
以史为鉴
美术事业
画院
创作
深圳特区
-
描述:
今年是深圳特区开创、建设、发展36周年,在新时期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版图的东南一隅,年轻的深圳画院也走过了30年筚路蓝缕、砥兵砺伍的探索历程。在这30周年之际,深圳画院以展览和文献的形式,回顾自身的历史,审视自身的工作,希望以史为鉴,开拓新的美术思路。2017年元旦新年伊始在深圳举行的"深圳画院30年优秀作品展"中,推出了三个主题展:"海纳百川——深圳画院艺术家作品展"、"他山之石——深圳画院藏客座画家作品展"和"固本流长——深圳画院藏品集萃展"。其中,"他山之石——深圳画院藏客座画家作品展"展示了2000年以来,在深圳画院客座的56位国际艺术家在深圳客座期间创作并捐赠给画院的珍责藏品,有水墨、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和摄影艺术。它们皆是不同文化在这个新兴都市碰撞所擦出的电光火石,各有风致、气象万千,饱含着艺术家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深圳浓浓的情谊。据深圳画院介绍,2000年始,他们就率先在全国画院中推行"客座画家"制度。客座画家所聘任的对象是海内外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不合课圳本地)从事视觉艺术创作的专业人士。迄今为止,已有来自欧、亚、非、北美、南美、中国的港台和国内23个国家37个地区的60余位艺术家,在深圳画院完成创作、研究、交流、展览。《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精彩,深圳画院亦是通过"客座画家"项目这个开放而充满活力的平台,建立了与国际美术机构的广泛联系,不断探索新型专业美术创作研究机构的发展、创新之路,而形成了画院今天开放、多元、包容的学术格局。(古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