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孙福熙绘《蔡元培先生肖像》所想到的
-
作者:
匡霖
来源:
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倡导者
油画艺术
青年时代
蔡元培
中国早期
精神导师
二十年代
肖像画
-
描述:
大约在四五年前,我看到了一幅孙福熙所作的《蔡元培先生肖像》。①中国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肖像画很少,这幅画画的又是新美术的倡导者,因此令人珍视。在孙福熙的青年时代,他受蔡元培先生和鲁迅先生的影响很大。孙福熙的《蔡元培先生画像》既体现出画家对这位精神导师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早期油画艺术的水平。见画思人,忆往思今。西方油画艺术,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两次大潮。第一次大约在十八世纪中晚期至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在这一百多年间,广州、澳门和香港地区,几辈卓越的中国画家临摹了大量的欧洲绘画,并更多地创作了反映中国文化和社会风俗的人物和风景作品,形成了中国第一个西画中心和出口西画的产业。由于照相技术的发明和鸦片战争后的五口通商,外销画逐步失去了市场。再加之当时中国对于西画的巨大排斥,油画艺术在中国消失了。第二次大潮始于二十世纪初。在蔡元培先生的倡导和支持下,一批有才华、有抱负的青年远赴欧日美,学习西画。他们回国后,许多人以各种形式培养人才、传播美育。在那个时期,美术界的问题很多。1930年2月21日,鲁迅先生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讲演中,针对当时的主要问题指出:“我国艺术界闹了多年天才,可不知天才又在哪里?其实,艺术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