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刘锦】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这里风味“亚克西”——访北京清真吐鲁番餐厅
-
作者:
刘锦璋
彭泽昌
来源:
中国民族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锈钢
党支部书记
新疆吐鲁番
民族文字
风味
餐厅
维吾尔族
服务员
服务人员
空调机
-
描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前夕,首都又增添了一家清真吐鲁番餐厅。这家餐厅,以地道的新疆风味肴馔和优质的服务,舒适的店堂设备,赢得了各族宾客的好评。它坐落在广内大街上,浅蓝色的门脸儿,镂刻着朵朵白花和民族文字,盛装的维吾尔族服务员,在乐曲声中,彬彬有礼地迎送着熙来攘往的顾客。店堂里,窗明桌净,宾客满座,服务员们穿梭般忙着。五彩吊灯、浅色天花板、巨大的玻璃镜,以及长帘、软椅、空调机、细瓷盘碗、不锈钢炊具等等,都给人以典雅、洁净、舒适的感觉。筹建这家餐馆的负责人、党支部书记陈连生告诉我们,餐厅是由新疆吐鲁番宾馆提供部分技术、服务人员,北京宣武区饮食公司提供场地,共同出
-
杨粲墓的石刻艺术
-
作者:
刘锦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贵州省遵义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仿木结构
互相配合
石刻艺术
西南地区
交替运用
表现形式
交融发展
大足石刻
-
描述:
杨粲墓是一座仿木结构建筑男女双室石墓,位于贵州省遵义县龙坪公社永安大队的皇坟嘴。墓内出土的大量石刻,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交融发展的珍贵资料。一九八二年春,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粲墓石刻在表现形式上采取了多种技法,有圆雕、高浮雕、低浮雕、减地雕及线刻。为了达到石刻的和谐统一,多种技法交替运用,互相配合,以求得最好的艺术效果。石刻的内容可分为:人物、仿木结构建筑物、器用家具、花卉、鸟兽以及几何图案以墓
-
Cu-12%Al线材连续定向凝固最大稳态拉坯速度
-
作者:
刘锦平
刘雪峰
黄海友
谢建新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Cu
温度场
结晶器长度
温度梯度
12%Al线材
拉坯速度
-
描述:
而降低,且降低速率逐渐减小,其中在1 150~1 300℃范围内降低37.3%;最大稳态拉坯速度随结晶器长度增加而增加,且增加速率逐渐减小,其中在20~40 mm范围内增加28.5%;最大稳态拉坯速度
-
创意杂谈
-
作者:
刘锦
来源:
中国发明与专利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中生有
五彩缤纷
发明
爱迪生
奇思妙想
思考
实践
碧玉
创意
改进
-
描述:
16岁的碧玉年华里总是充斥着五彩缤纷的梦,我们手握着勇气,肩负着理想,向着自由前进。在这长长的征途中,我们会灵光一闪,也会奇思妙想;会疑惑重重,也会恍然领悟,我们把这些小小的插曲记录下来,再去思考它们,改进它们,于是,创意的乐章就慢慢地谱成了。
-
爱洒边关:记第十师一八五团黑龙江北安管理局援疆干部
-
作者:
刘锦安
来源:
兵团工运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乒乓球比赛
乒乓球队
支教
张玉霞
独自一人
数学能力
集体备课
西北边陲
第二年
重感冒
-
描述:
有一批人在地处中哈边境一线的十师一八五团为广大职工群众所熟悉,他们的名字就像一八五团标志性雕塑上镌刻的“西北边境第一团”7个字一样,深深刻在当地各族干部职工群众的心中,他们就是黑龙江北安管理局援疆干部.说起白振伦老师,团中学的老师和学生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翘起大拇指,今年是白老师第二年援疆了,这是他去年主动申请续援的.
-
低年级“学困生”转化策略探讨
-
作者:
刘锦勤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化策略
野外考察
低年级
树根
艺术家
艺术创作
育人工作
“学困生”
-
描述:
有这样一则寓言:农夫在森林里砍了一棵大树,他使用笔直的树干盖了一个小木屋。当看到剩下的树根时,农夫觉得如果将其劈下来当柴火用可能会消耗较多的功夫,便弃之野外。在野外考察的雕塑艺术家发现了这被岁月侵蚀的树根后竟然十分欣喜,在精心的艺术创作后,树根成了精妙的根雕艺术品。短小的故事引人深思:我们的育人工作不正是如此吗?其实,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存在的种种不足均是相对而言且极为表象的。
-
群像雕塑与特写镜头
-
作者:
刘锦堂
来源:
解放军歌曲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振型
频率
单索张拉体系
动力特性
-
描述:
群像雕塑与特写镜头
-
孟剑锋 錾刻大国工匠
-
作者:
胡静
刘锦鑫
来源:
中国新时代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匠
传统工艺
形状
金属
-
描述:
錾刻是我国一项有近3000年历史的传统工艺,它使用的工具叫錾子,上面有圆形、细纹、半月形等不同形状的花纹.不同于雕刻去除素材本料的过程,錾刻是要求工匠只敲击錾子改变金、银、铜等金属的外在形状,使金属上錾刻出干变万化的浮雕图案. 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性格气质.一般人看来,金属多是冷硬的;但是錾刻工艺师们知道,它们也有着柔软生动的另一面.耐心的一錾一刻间,从扁平到立体,从生硬到圆润,从无神到有神,奇迹诞生.所谓创造艺术,也许就是慧眼识物.真正的手艺人,是物的知己,他们懂得发掘蕴藏在物料中的真性情.
-
赤子吟
-
作者:
谭克平
申玉堂
李国明
周荣
张英杰
邝健行
杨启麟
刘情玉
范叔寒
万古愚
刘锦权
郑成云
何逸天
陈满
昔景文
曾志鹏
周效韫
陶芳荪
林峰
胡兢先
潘葵
来源:
文化月刊.诗词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漂流
国际
汉诗
马来西亚
诗教
中国香港
研讨会
涛声
庐山
词赋
-
描述:
贺庐山国际汉诗研讨会牯岭传来霹雳弦,翠微巍(?)树含烟。松涛涌起迎诗客,云彩飘扬映锦笺。逸雅骚坛词赋会,猗涟清涧鹭鸥联。推敲桂户增吟咏,月色玲珑满赣川。
-
树石一体 凝聚一番心血——康日照谈《临渊垂钓》的创作
-
作者:
刘锦辉
来源:
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盆景
康日照
创作过程
《临渊垂钓》
-
描述:
见过康日照先生《临渊垂钓》(见《中国花卉盆景》2003年第8、10期)榕树附石盆景的人,无不拍案叫绝。有人说,那不是树附石,而是石头上的浮雕,是幅画,是首诗……在作品中,石的险峻,榕根的附着力,树姿的优雅,意境的深远,表现得酣畅淋漓,大师不凡的功力,在游刃有余中达到了极致!但赏读之后,也有点不清楚之处,故而请教作者康先生。他是我的盆景指导教师,福建省林业厅向国家林业局推荐的花卉咨询专家。据康先生介绍:作品创作于1986年春。有一次休闲郊游时,偶然遇到一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