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叶谦:专注于时装背后的概念与灵魂
作者: 刘梁   来源: 淑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周迅穿着他的设计作品登上杂志封面,年仅24岁便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品牌YE'S,并进驻洪晃特别为扶持中国设计师而开设的“薄荷糯米葱”,成为洪晃力捧的设计师之一。Esmod 毕业不足一年的他迅速征服了一大批时装中间分子,成为当今中国最闪耀的设计新星。他叫叶谦,人们更爱叫他天“裁”少年。 《淑媛》: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服装设计感兴趣? 叶谦:当时美院去福建招生,因为我文化分很差,填报志愿的时候,看到国画、油画、环境设计都大热门,超级多人报,心里就很紧张。后来翻到服装设计,才两三个,就选择了这个竞争相对小的系别。其实我从没想过自己要做服装设计师,我妈当时知道我报了服装设计这行业也很失望。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怕什么来什么。 《淑媛》:谈谈你的品牌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吧? 叶谦:2009年收到了来自香港时装设计师邓达智(Willam Tang )和TVS传媒方面的邀请,参加了2009南方时尚周的活动,并做了首场名为“尴尬之乐”(副标题:共谱和谐序曲,独奏尴尬之乐)的个人发布。当时做品牌的初衷就是想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一些看法和对所谓时尚潮流的新观点,更期待的是一直会有自己下一场系列的发布。
艳色初夏
作者: 刘梁   来源: 淑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跳跃的鹅黄、愉悦的天空蓝、生机勃勃的青草绿……明艳的糖果色是初夏永恒的主题色。在置办靓丽夏装的同时,为你的数码装备也换个颜色吧,让它们点亮你的艳色初夏,成为你在这个夏天最耀眼的时尚装备。 1.过目
刘峰:设计师是生活的艺术家
作者: 刘梁   来源: 淑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刘峰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创办风生设计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湃设计(北京)工社设计顾问、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工作委员会委员。 作为中国家具设计品牌联盟(CFDBA)的发起人之一,刘峰曾多次获邀参加法兰克福家具展、米兰家具展等国际级展会,尽力推动中国设计师的国际化进程。他认为:“产品设计最大的功能就是发现生活的多样性,设计师应该是生活的艺术家。” 《淑媛》:您大学的专业是雕塑,为什么会改行做设计? 刘峰:我是在清华美院读的雕塑专业,我们学校的设计氛围很浓,所以我相当于是在一个设计类大学里学的艺术学科。从大学时期就已经接触到了诸如包豪斯(Bauhaus)的设计,米兰的当代设计等。我觉得和设计相比,艺术更表达自我,而设计的社会功能会更强大一些。所以在2002年我就开始尝试做一些设计产品。 《淑媛》:第一款作品还记得吗? 刘峰:当时做了一个形状像猫一样的东西,但它其实是有功能的,可以是花器、烛台,也可以暖手,名字叫“我的日记”。我早期的作品还是介于艺术和设计之间,猛一看还有雕塑的感觉,现在这个作品在尤伦斯艺术中心还有出售。 《淑媛》:您更喜欢被称为“艺术家”还是“设计师”? 刘峰:我当然希望被称为“设计师”。
赖亚楠:家居的艺术化,是对生活本质的追求
作者: 刘梁   来源: 淑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赖亚楠的工作室坐落在远离京城喧闹市区的一个幽静的小村落,古朴的宅院大门外,几处仿古雕塑探出墙头。宅院的围墙上,《绿野仙踪》里的机器人、狮子和桃乐丝并排坐着,似乎与这片稍嫌破旧的村落有些出入,但又融合得恰到好处。推开宅院大门,春色洒满整个院子,让人感觉幽静、清雅、恬淡。赖亚楠和她的爱犬迎了上来,我们在一处三面落地玻璃的阳光房里落座,浓浓的咖啡香中,阳光透过百叶窗洒满整个房间,偶尔听到院里鸟儿的鸣叫。我们的谈话就在这个宛若室外桃源的美好的春日午后开始了。 从小在笔墨纸砚熏陶下长大的赖亚楠自幼就想从事和艺术有关的行业,而对于“设计师”这个职业称谓,赖亚楠觉得肩负着许多使命:“设计是一个服务型的行业,是一种实用美术,设计师的工作是能引领、带动、渗透到一些人的生活当中去的。”的确,设计师和单纯的艺术家不同,艺术家只需通过作品来表达个人感悟,而设计师需要让自己的作品和每个人的行为关系发生紧密的联系,无论是茶杯、马桶、灶具或是锅台,所有的东西都是有功能性的。艺术是一个有些抽象的词汇,艺术化的家居则在这个词汇上扣上了实用的定义。设计师在艺术和实用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将一件普通东西变美的同时又兼顾实用,正如赖亚楠所言:“你完全可以把家里的每一样实用的物品,转换成一种别样的艺术品。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