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刘小飞】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
论雕塑陶艺的艺术表现
-
作者:
刘小飞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表现
雕塑陶艺
公共艺术
-
描述:
雕塑陶艺(Ceramic sculpture)的艺术文化底蕴非常深厚,雕塑陶艺作为独特的陶艺种类研究其艺术表现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陶艺雕塑在城市公共艺术中也有不俗表现,城市公共艺术中的陶艺雕塑具有丰富的形态语言,丰富了陶艺雕塑的艺术表现力,继形成一道优美的风景线。为此,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综合分析雕塑陶艺的艺术特征和雕塑陶艺的艺术审美表现,介绍和阐述了雕塑陶艺历史发展的传承特点,分析雕塑陶艺对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中陶艺发展的相关影响。
-
略谈茶文化在陶瓷雕塑中的体现
-
作者:
刘小飞
来源:
福建茶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具
陶瓷雕塑
陶瓷文化
茶文化
-
描述:
本文首先谈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并分析了中国茶文化元素对陶瓷雕塑设计的影响因素,最后分别从茶文化名人、陶瓷茶具以及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陶瓷雕塑中的茶文化元素。
-
中西方传统雕塑艺术形式的差异性
-
作者:
刘小飞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样化
历史
传统雕塑
差异
思维模式
-
描述:
雕塑分成两大源流,即中国雕塑源流与西方雕塑源流。中西方传统雕塑都遵循着不尽一致的发展规律,在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各自极具特点的世界观和审美观。我们对于中西方传统雕塑艺术形式进行对比,探索其差异性,不仅能够从一个新的层面认识雕塑,还能够更好地对中西方文化思维模式加以把握。
-
佛教造像艺术的自我理解
-
作者:
刘小飞
来源:
新西部(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造像艺术
平民化
自我理解
佛教精髓
-
描述:
本文阐述了个人对佛教雕塑发展的认识,以及对佛教雕塑创作中平民化的理解,对"人即佛,佛即人"的理解和对佛教造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看法。认为佛教造像艺术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有各种不同的审美标准和美的理想。在艺术形态、创作观念、审美欣赏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挑战。
-
中国传统彩塑审美简论
-
作者:
刘小飞
来源: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传统彩塑
中国
文化意蕴
-
描述:
本文从中国传统彩塑溯源及发展入手,论述了中国传统彩塑的文化意蕴和审美要素。认为中国传统彩塑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文化沃土,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形式技巧都表现了民族的艺术风格。处处展现出中国传统彩塑艺术中独特的审美情趣。中国传统彩塑艺术这种整体把握、圆融贯通,兼容多种表现手法的特征,使得中国古代雕塑显得更为自由自在和意蕴丰满。需要今人仔细解析与体会。
-
浅议现代陶艺与雕塑的关系
-
作者:
刘小飞
来源:
参花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系
现代陶艺
雕塑艺术
-
描述:
陶艺设计工作者在经过长时间的创作实践后,在造型方面和视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陶艺雕塑可以在以下几种雕塑中进行分类:(1)传统雕塑;(2)公共艺术雕塑;(3)材料雕塑.其中,现代陶艺雕塑采用的陶土
-
浅议现代陶艺与雕塑的关系
-
作者:
刘小飞
来源:
参花(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系
现代陶艺
雕塑艺术
-
描述:
陶艺设计工作者在经过长时间的创作实践后,在造型方面和视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陶艺雕塑可以在以下几种雕塑中进行分类:(1)传统雕塑;(2)公共艺术雕塑;(3)材料雕塑。其中,现代陶艺雕塑采用的陶土
-
刍议城市公共艺术中的现代陶瓷雕塑
-
作者:
刘小飞
来源:
参花(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语言
陶瓷雕塑
现代陶艺
公共艺术
-
描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城市的“软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陶瓷雕塑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运用就属于城市“软装”的一部分,是城市文化的一种体现。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借助于陶瓷材质,用泥土所特有的语言来表达现代社会中的审美价值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间的思想情感。现代城市建设需要借助陶瓷雕塑来展现城市文化和发展轨迹,提升城市形象,同时现代陶瓷雕塑也需要融入现代城市文化才能更好的发展。本文简单分析了现代陶瓷雕塑在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中的作用,重点论述了城市公共艺术中的现代陶瓷雕塑的审美性、文化性和社会性。
-
公共空间雕塑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
-
作者:
刘小飞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建设
公共空间
雕塑
-
描述:
本文就公共空间艺术创作的特征及功用进行了简要的描述,指出公共空间艺术创作与城市文化建设的相互促进关系。在文末以西安为例阐述了当下公共空间雕塑创作的方向与要点。
-
浅析汉代前中国玉器雕塑的发展与成就
-
作者:
刘小飞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仪
玉器雕塑
特点及影响
人文
-
描述:
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使玉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而玉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的载体,无疑和中国古代的雕塑有着深厚的渊源。纵观古代的玉器,它们不仅仅体现出雕塑对它的影响,更是流露出了它本身那独特的人文气质,以及它给我们后人所带来的文化气息。我们站在现代雕塑的角度去审视那些逝去的文明,还是不禁由衷的感叹先人的智慧与那玉器雕塑内在气质的美,仍然能感受到先人们对玉器崇拜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