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冯嘉安】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邓箭今:最难表达是欲望
-
作者:
冯嘉安
来源:
风尚周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刻
传承
写意
创新
-
描述:
邓箭今:1961年出生于广东,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他的绘画描绘了在道德精神崩溃时代一代人在人生的灰暗和对浪漫诗意不懈向往之间挣扎的困境,总是能找到最适合某个时期的内心色彩,和个人被时代所扭曲的主观形体。他的绘画可以看做一代人在灵魂和精神重建的时代去意徊徨的内心写照,以及在存在和虚无之间的对乌托邦情感的铭记。 邓箭今的作品充满游离感,如堕情欲幻境,你很容易就会感受到艺术家内心的焦躁和郁结。
-
蒋琼耳:对中国传统,不做“博物馆式”的传承
-
作者:
冯嘉安
张清霞
陈晓红
来源:
风尚周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T=《风尚周报》 J=蒋琼耳 在讲蒋琼耳的故事时,人们常常会介绍道:“外祖父蒋玄佁是最早留学海外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也是最早把西方油画艺术引入中国的贡献者之一。父亲邢同和,是建造了上海美术馆的著名建筑师。” 但是,对于家庭和生命里两位成就斐然的男性角色,蒋琼耳却认为“他们是一种流水般轻轻地存在的朋友”, 蒋琼耳说:“和我外公有很多的神交,和爸爸就是很多直接交流。
-
陈史军:在瓷器的裂纹里寻找故事
-
作者:
冯嘉安
龚远珍
来源:
风尚周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瓷器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陈史军喜用水墨来表现瓷器,无论是青花瓷上如缥的釉色,还是器物上面裂纹,都以一种淡雅的方式悉数在宣纸上呈现。器物在传统水墨画中只是配角,而在陈史军的作品里面,却是独一无二的主角。 在陈史军的画室里面,陈列着各种瓷器古物。它们或是一把年代久远的紫砂茶壶,或是颜色淡雅的佛陀头像,又或者只是一些青花瓷的残片。
-
那些激发你创作欲望的APPS
-
作者:
冯嘉安
来源:
风尚周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指尖上的塑造 通过手指来感应虚拟的“泥土”,实现了没有雕刻刀的雕塑和不会弄脏手的陶艺。虽然隔着显示屏,但当中的艺术材料还是能感受指尖的每一次细微的触碰。每一件作品都可以称为唯一的大师之作。 123D Sculpt 把手指头变为雕刻利器 很少人会亲手尝试雕刻,而《123D Sculpt》这款应用可以以手指为雕刻刀。它是一款运行在 iPad 上的应用程序,可以让每一个喜欢创作的人轻松地制作出属于他自己的雕塑模型,并且在这些雕塑模型上绘画。
-
冯峰:牵着艺术,在专业围墙上散步
-
作者:
冯嘉安
来源:
风尚周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冯峰:1966年出生于哈尔滨,现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实验艺术系主任。他历年的艺术创作涉及绘画、写作、雕塑、装置以及时尚设计等等范畴,作品主题一直向着不同领域流转,然而内在于其作品脉络,则始终贯穿着一种对于常识的怀疑与拆解。他是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标志性建筑宣政殿、紫宸殿 ——“时间的宫殿”的设计者(与澳大利亚IAPA合作)。 有人形容冯峰是“搅局者”。 冯峰大学时代在广州美术学院学的是国画,然而他的最后一张国画作品就是他的毕业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