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古伞
作者: 赵冬   来源: 山花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子   毛主席   物品   春秋   嗜好   安源   烟酒   油画  
描述: 薄雾迷濛,淫雨凉冰冰地一口一口吻在他的脸上,身上。他忽然停住脚:“哎哟!”他几乎跳起来顿足捶胸。想起来了,那古伞自己在上周六一定丢在马所长家里了。“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们的嗜好更是相差迥异。有的爱骑马,有的莳花草;有的喜欢收集小物品;有的嗜好烟酒茶……他却喜欢上了伞。六十年代,一幅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在他家的白墙上,伴他渡过了二十多个春秋。为啥?因为那画中有一把伞……
策划人与艺术家的对话
作者: 高名潞   李占洋   宋冬   来源: 山花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西方艺术史   艺术作品   艺术大众化   艺术家   现代艺术   精英艺术   艺术品   雕塑   艺术传播  
描述: 高名潞与李占洋的对话  高:以前你有没有把很多作品放在一起集中地展示这样一种机会.  李:大规模的展览以前参加过两次,一次是"世纪之门",一次是"成都双年展".但那都是很多人在一起的展览,而且我的作品也不集中.能全面集中地展出我的作品,而且是在一个有个性的展览展示,这一直是我一个理想,这次实现了.由于我所处的那个环境比较闭塞,参加展览机会相对比较少.这次如果不是高老师邀请,还是没办法使我的作品与北京的观众见面.我最想我的作品能真正地跟大众直接接触,像这次这样,没有更多的广告宣传和理论导向,任凭他们自己兴趣看作品.这对当代艺术也是个检验.以前在个别画廊里,会经常展出有一两件作品,来看的都是圈里人,或更小的圈,雕塑圈里人.所以没办法真正知道老百姓对你的真实评价.当然,有些作品可以完全不考虑公众口味.因为我作品表现的是民众、是大众,所以也最想和老百姓见面,我从小就是在生活底层的家庭中长大的,我周围的人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我小的时候从10岁学画,到少年宫学画,当时我们家就在市边上一个小镇上住.……
王海容36岁当上外交部副部长
作者: 孔冬梅   来源: 资治文摘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副部长   外交部   王海   毛主席   学生时代   黄金时段  
描述: 说起她,如今50岁上下的人也许都不会感到陌生。在那轰轰烈烈的年代里,人们几乎每天都可以从报纸的头版上和电视的黄金时段见到毛主席身边的她。一头齐耳短发,乌黑发亮,一副学生时代戴惯了的白边眼镜,别致地装饰在小巧玲珑的鼻梁上;白净娟秀的脸颊,生动红润的双唇,总是挂着浅浅的微笑。她的年轻与风度,她的显赫的身份,她的神秘,使她一时名扬海内外,成为举世瞩目的新闻人物。她叫王海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活跃于毛泽东身边。 周恩来力挺进外交部 王海容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祖父王季范是毛泽东的表兄,同时也是一位较有名望的无党派知识分子,20世纪50年代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参事,后来又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对王海容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王季范与毛泽东的亲缘关系,使王海容得以“飞黄腾达”。 王海容于1960年秋考入北京师范学院。王海容读的专业是俄语系,按学校的教学方向,她将来毕业后是要去当中学俄语老师的。但是,王海容毕业后,却没有当过一天老师。她入学时没有走后门,毕业分配时却走了个大后门。1965年11月,由周恩来总理指示,王海容被安排在外交部办公厅。开始,她的工作主要是负责部长与总理的文电收发,以及其他的一些文秘工作。
欲望的触摸
作者: 缪冬梅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雕刻   创作   雕塑家   城市雕塑   现代城市   民间   现代雕塑   灵性   对话  
描述: 面对雕塑,人们总是能和它们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民间,许多人相信,凡是被雕刻成的形象都是有灵性的。虽然雕塑家创作雕塑不是专门提供抚摸的,但在现代城市里雕塑无疑是增加了以往不曾有的功能,任何人面对一个他喜欢的雕塑时,
艺术精神失落的表情
作者: 李冬君   来源: 文史天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视觉效果   艺术   《父亲》   20世纪80年代   精神失落   表情   领袖人物  
描述: 20世纪80年代,罗中立创作了一幅油画,题为《父亲》。据说是按照画领袖的规格来画的,确有瞻仰的视觉效果。为什么要用画领袖的尺寸来画一个农民?这里面,有着高深莫测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底蕴。中国有哪一位领袖人物,不以农民的儿子自居?自称为大地之子、农民之子的,其实都是王者的姿态,意淫着民本主义加王权主义的领袖欲,动不动就以大地的名义以农民的名义发言,代表民意。因此,作为“父亲”的农民,与其说是农民,而毋宁说是象
青春是什么
作者: 李冬君   来源: 文史天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画家   艺术作品   艺术事业   贵州   绘画艺术   艺术创作   艺术形式   徐悲鸿  
描述: 对于熟悉的语词,思想往往偷懒,比如青春。青春是什么?是春天里的青色,像青花瓷那样简洁。春天在哪里?在东方。古人云:春位东方,其色青。青春,是受谢,谢去,而青春受之也。一谢一受,如友人揖别,就这样
陈子庄与晏济元
作者: 陈滞冬   江功举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子庄  
描述: 陈子庄(石壶)先生与晏济元(平)先生都是我国当代画坛引为骄傲的艺术家。他们两人诚笃深厚的交谊,互相尊重的品格,现在已被人们作为佳话传诵。他们的艺术、识见、修养和风范,正为越来越多的后生学子所认识和景仰。 陈子庄先生是四川荣昌人,晏济元先生是四川内江人。30年代末期,晏济元从日本学习工程技术后返国,与同乡世交张大千先生在上海、重庆等地联合举办画展,陈子庄观后,对晏济元的工笔重彩作品大为叹服,推崇不已。嗣后,陈子庄托人转请
玲珑双腿 舍我其谁
作者: 梅子   刘冬霞   来源: 中国化妆品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胸部   赘肉   体操   大腿   有氧运动   脂肪   腿部   小腿   自行车   肌肉  
描述: 有不少中国女性都是一副发展极不平衡的三角形身材:双腿匀称的时候胸部往往是小瘪三,而上身刚刚圆满丰润一点,下肢就不可一世地飞扬跋扈起亲,特别是大腿外侧,极易鼓出两团赘肉.像是挂上去的两只口袋,好不恼人。而今裙子越穿越短,双腿岂可越露越怯?
油画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作者: 李冬玉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授课过程   主动参与   教学方法  
描述: 在油画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鉴赏力,激发创作灵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论高校美术生的油画教学与创作辅导
作者: 李冬玉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能力   美术修养   绘画步骤  
描述: 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掌握油画的绘画程序及各步骤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 1 2 3 ... 67 68 69 ... 74 75 76
Rss订阅